怎样给文章按排个好骨架
来源:学网整理发布时间:2011-11-24
确立了好的中心、选择了好的材料,是不是就可以写出好的作文呢?那可不一定。
有一个人,要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一些(这是中心),买了名牌的衣帽鞋袜和装饰品(这是材料),可是,他把衬衣穿到毛衣的外面,鞋穿反了,帽子带歪了,把胸章别到了裤兜外……结果别人看他不仅不漂亮,反而感到他很可笑。为什么?因为他把穿着打扮的顺序搞乱了,一点条理也没有。写作文也是一样,也要讲究顺序、条理,应当让人读起来清楚、明白,感到脉络分明、言之有序。所以,在构思的时候,一定不要忘了给文章安排一个好骨架(结构)。
思维方式在这里就要发挥作用,所以我们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思维方式。
一、创造性思维的例文:
思维就是搭桥,创造就是与众不同的搭桥,这主要在思维的起始阶段。
1、“十”的五天经历
前言:宋体字“十”不论正看、侧看、颠倒看都端端正正的。它不甘于此,决心寻找新的生活位置,即使是身心发生变化,只要能体现更大人生价值就行。于是才有了五天的经历……第一天——只想上爬
“欲体现伟大价值,就要高人一等。”“十”这样想着,开始了它的第一天的行程。它先来到“又”的头上成为“支”。“‘支持’、‘支援’,这个‘支’没什么意思。”它不屑于“又”上,便找到了“口”,爬上去一下子成了“古”。“‘古’有什么好?‘古旧’、‘古板’——过时了的,一点也不新潮,我还是走吧……”
第二天——委身低下
“十”汲取头一天的教训,它委下身来,想找个低下的位置。它来到“曰”下成为“早”,仍觉得“早”也不够完好:虽有“清早、早晨”之义,但也含有“古”那个“早先、过去”的意味。它又来到“ノ”下,立即成为身值百倍的“千”。这回它乐了:原来委身低下也并非不好!
第三天——敢于当先
“上下位置都体验了,前边怎么样?”“十”又开始了它的人生探索:它先后找到了“办”和“甫”。“兄弟,我当你们的前锋如何?”“那当然好了。”他们异口同声地说。于是它成了“协”和“博”。“‘协作’就能‘广博’,达到‘博大’,当先锋还真不错;明天再做后卫试试。”它想。
第四天——处在后边
这一天“十”走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找到自己堪为后卫的字。接近中午,它又遇到了“口”,“怎么又是你?前天我爬到你头上成了‘古董’并不好。”“你可以跟在我身后啊,当个映衬花的‘叶’不是很好吗?”“是嘛,那我就试试做个‘叶’。”可它成为“叶”后心又不甘:“老是跟在后边,总没有处于前面或中心好吧!”
第五天——甘心居中
“十”悄悄地离开“口”,想找个居中心的位置,可花去大半天时间仍没结果,直到黄昏才又遇到“口”。“口”知道它的心思,就说:“来吧,不愿在身后,就走进我的心中,成为‘田园’的‘田’也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啊!”“好!那就让我成为‘田园’的一部分吧!”说着“十”进入了“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