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之剑:思辩作文(8)
来源:好好学习发布时间:2012-02-04
三、阅读下列材料,以“韩寒现象”为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韩寒,上海松江二中的一名高一学生,两次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一次一等奖,一次二等奖,并写了一部二十万字的长篇小说《三重门》。其学习成绩除语文外,其他都特差。曾因几门功课不及格而留级,现主动申请休学,到全国各地游历。“韩寒”现象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同的反响,你是怎样看待这一现象的呢?
四、阅读下面一则故事,认真体会材料,然后选取一个角度写出自己的感受。
东汉时有一少年名叫陈蕃,独居一室而庭院龌龊不堪。他父亲的朋友薛勤见状批评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针锋相对地反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五、阅读下列材料,以“减负”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一些中学生说:“我们不关心减负,我们一心想着如何跨过高考那个门槛。”“学校压力小了,但高考分又不降,我们减了书包不减心。”
六、阅读下面一则材料,从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联系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感想。
一天晚上,法国雕塑家罗丹叫来几个学生,让他们欣赏自己整整花了七年时间雕成的巴尔扎克像。一位学生指着雕像那双叠合在胸前的手,说:“这手像极了,老师,我从来也没见过这么奇妙而完美的手!”这真诚的赞美引起了罗丹的沉思。他猛然操起一柄斧子,把雕像的双手砍掉,一双“完美的手”消失了,学生也惊奇了!
七、阅读下面的一则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发表自己的见解。
墙壁上,一只蚂蚁艰难地往上爬,爬了一大半,忽然跌落下来,过了一会儿,它又沿着墙根,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了……
第一个注视着这只蚂蚁的人,禁不住说:“一只小小的蚂蚁,这样执着顽强,真是百折不回啊!”
第二个注视着这只蚂蚁的人,也禁不住说:“可怜的蚂蚁!只要稍微改变一下方位,它就很容易爬上去,可是它就是不肯看一看,——唉,可悲的蚂蚁!”
第三个人问智者:“观察同一只蚂蚁,两人的见解和判断截然相反,得到的启示迥然不同,可敬的智者,您认为哪一个对呢?”智者回答:“两个人都对。”
八、阅读下则材料,请以“入世”为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但入世之后,一些企业不景气,甚至破产倒闭,在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受到了负面冲击,于是有人忧心忡忡……
九、阅读下列两则材料,以“知识”为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一)有人说,一个大学毕业生离校四年以后,他所学的知识,一半已经陈旧,十年后,可能大部分陈旧。
(二)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高考命题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对知识的考查渐渐淡化,对能力的考查逐步加强。于是有些学生就说:“知识已经不重要了。”
十、下面的成语,俗语,寓言故事分别包含什么哲理。
量体裁衣、一叶障目、适可而止、瞎子摸象、五十步笑百步、毛毛细雨湿衣裳、刻舟求剑、荆人袭宋、引婴投江、闪光的不一定都是金子、横看成岭侧成峰、买椟还珠、对症下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一俊遮百丑、塞翁失马、守株待兔、烙饼大不过烙它的锅、一叶落而知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因噎废食、水涨船高。
运思举要
训练题一:
《我看后进生》
后进生在一般人看来,指的是那些“学习落后”或“品德落后”或两者皆落后的学生。如果对后进生的认识仅仅囿于这一点,分析势必失之于片面。如何才能做到辩证分析呢?
首先,我们要看到后进生既有落后的一方面,又有不落后的一面。应分析后进生落后在什么地方,又要分析他不落后乃至优秀的一面,全面客观评价,不能以偏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