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指导(2)

来源:好好学习发布时间:2012-08-31

  这个材料作者原想用它来论证“知足常乐”的,但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在材料中投资家最可取的地方是他面对失败能够换角度看问题。

  例四.毛主席曾经在城楼前喧哗的环境中读书,可见近墨对人来讲也是一种锻炼。

  作者原想用这个材料论证“近墨者未必黑”,错误原因是将两个不同的“环境”混淆了,成语的引申意义中的环境是能对人的品行产生影响的环境,而毛主席身处的环境与品行无关。

  例五.有一位成功的商人在介绍经验时这样说;“我成功的方法就是知足。对于自己不熟悉的专业,我从不涉及,从不去做。只有做自己熟悉的专业才有可能成功,如果不熟悉,就根本不可能成功。”

  用此材料来论证知足,显然是不可以的。若用此说明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事业尚可。

  例六.中央美院的学生,一个个不修边幅,穿一些所谓“另类”的奇装异服,但最后真正成为艺术家的又有几个?再看中央美院的教授,大都是整齐朴实的衣装,办事循规蹈矩,一板一眼。由此可见,只有“扫一屋”才可“扫天下”。

  服装的另类与“扫一屋”并无联系,且作为正面材料的教授的衣着朴实也不是“扫天下”的必然条件。

  例七.有个老太太,两个女儿都嫁出去了,大女儿嫁给了卖鞋的,二女儿嫁给了卖伞的。而老太太却总是唉声叹气的。一个邻居就问她原因,老太太答到:“下雨的时候我担心大女儿的鞋卖不出去,晴天的时候我又担心二女儿的伞卖不出去。”如果老太太反过来想:下雨时二女儿能卖很多伞,晴天时大女儿能卖很多鞋,这样一来,老太太不就能笑逐言开了吗?虽然老太太担心的情况依然存在,可她知足了,看开了。

  用此材料论证“知足常乐”也不合适,如论证换角度看问题是比较恰当的。

  例八.13世纪蒙古人南下,击败宋朝一统中原,然而蒙古的文化,没能随其金戈铁马而席卷天下,而最终被博大精深的汉文化所同化。

  作者欲用这个材料论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运用这个材料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无论是蒙古文化,还是汉文化都不可用朱或墨来表示。作为高中学生运用材料时还要有一定的政策性,对于外族的文化不可有大汉族主义。

  例九.追溯到越王勾践,在其返回越国后,若不是每日的卧薪尝胆,提醒自己勿忘国耻,又怎会有后来的灭掉吴国,报仇雪恨。很多人会说,勾践的做法不过是摆摆样子,只要心存信念,无所谓卧薪尝胆……这个典故推广到陈藩身上,不愿扫一屋,又怎能扫天下?

  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是为了提醒自己勿忘国耻,与扫一屋说的不是一回事。

  例十.古有陶渊明,他的一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道出了古时有志之士近墨而不黑的道理。

  材料运用的不准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出自周敦颐的《爱莲说》。

  从对以上的材料的分析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1.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2.运用材料要淮确。

  建议同学们在日常阅读中注意分门别类地积累素材,运用要仔细研究,想清楚。

  三.论文的说理
  例一.多么精妙的一句反驳,用扫一屋和扫天下比较,结构一致,抓住了“扫”这个关键字眼,让人一下便觉得扫天下和扫一屋的联系紧密。可再仔细一想,又觉得有些不对劲儿。“扫一屋”中的“扫”是清扫、打扫的意思,而扫天下的“扫”是闯荡的意思,扫天下是有所成就的意思,这跟做扫除简直就是两码事嘛!薛勤实际就是利用了“扫一屋”和“扫天下”的听觉效果迷惑对方,而把这两件事放在一起说,实在是有些牵强附会,驴唇不对马嘴。

  这段说理有些为求新奇而勉强为之的感觉,其实这是议论文的大忌。

  例二.人们说:“不拘小节的人潇洒!”需知,这种潇洒并不是指不注意自己的生活细节,就如同“扫一屋”并不是指凡事必亲躬一样。“斤斤计较”和“修身重节”两个概念常被人们混淆。中国人的品质缺陷就在于,他们认为一个拥有一番大事业的人可以不必花精力去注意自己行为的细小末节,所谓小人物也大可因为无人熟识而不去计较个人的素质修养。而外国人常认为作为一个人物,这点素质品质是必须的,是不可或缺的。走后厕所不冲水,公共场合大声喧哗,随地吐痰……这些外国人以之侧目中国的低劣品质,在中国都是家常便饭。

更多精彩文章

  • 2010高考作文指导:议论文的新技巧(附例文)
  • 作文指导:考场议论文写作的“七种武器”
  • 训练议论文的开头能力
  • 激活材料好作文——议论文论据的搜集
  • 议论文写作训练:怎样写读后感
  • 议论文写作训练:怎样写评论
  • 议论文文体结构技法
  • 怎样写好议论文
  • 叙事作文写作指导八讲
  • 莫让议论文的“脊梁”软下去之--来个漂亮的"转身"
  • “排比段”巧构美文
  • 关于“渔夫捕鱼”作文导写
  • 高考重点突破阶段作文的核心提升及预测
  • 拿下高考语文半壁江山
  • 高考作文指导:材料作文最容易出现的六种失误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