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精准切入挖掘话题内涵写出亮丽的话题作文(6)
来源:学习方法发布时间:2012-10-15
模拟题目一
土
附着在大地上
你是土壤
沉浮在空间里
你是尘埃
土壤的功用是无比崇高的。而尘埃,却只能污染空气。两者都由土而来,价值却全然不同。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现象吗 你思考过它们的原因吗 请以土壤和尘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所写内容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
切入提示
土壤在脚步,车轮之下,在草木果蔬,稻麦之下。没有了土壤,也就没有了脚步车轮,没有了草木果蔬稻麦。那么,我们再向深处想一想,是什么原因让土成为令人尊敬的土壤,又是什么原因让土成(冠华作文网)为令人鄙夷的尘埃 是对人的贡献!由此,我们不难得到启发:
人的价值又何尝不是这样 有的人,身居高位,脱离群众,自以为高人一等,到头来变成一文不值的尘埃;相反,有的人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做实实在在的事,献身于事业,献身于大众,最终会得到社会的承认,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也可换一种思路:位置移人。许多人在处于一介平民的时候,尚能做一些有益干社会和大众的事;一旦得势,权高位重,就会轻飘飘起来,忘乎所以,为所欲为,最后走上人生歧途,上演人生悲剧。
三、实题虚做
这里说的实指的是具体的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景,我们在思考话题切入口时,可以跳出现实的束缚,通过创设情境,运用隐寓,象征等手法,借助于虚拟的形象来表达思想。
模拟题目一
以书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书是实在的物,谁都能写,诸如我爱读书,一本难忘的书,记一次买书等,但我们如果拘囿于这个有形有态的书,则立意层次就低了。
我们可以跳出这本有形有态的书,去读读那本无形无态的书,如人生是本书,父亲是本书,打开生活的书页等等,通过联想书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令人耳目一新。
作文导写
深夜,一个中国人走进德国某小镇的车站理发室。理发师热情地接待了他,却不愿意为他理发。理由是,这里只能为手里有车票的旅客理发。中国人说反正现在没有其他顾客,是不是可以来个例外 理发师说虽然是夜里也没有别的人,我们也得遵守规则。无奈之中,中国人买了一张离这儿最近的车票,当他拿着车票第二次走进理发室时,理发师很遗憾地对他说,如果你只是为了理发才买这张车票的话,真的很抱歉,我还是不能为您服务。
请你以规则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切入提示
这里牵涉到这样一个问题:规则能不能变通,该不该具有灵活性 有的人认为,既然有了规则,就要认真执行,不能有随意性,就像这个德国的理发师一样;有人却不以为然,认为规则是死的,而人是活的,可以视情况灵活用之。你对这个事情怎么看,可以有不同的思维,但要注意言之成理,且能以理服人。
四、虚题实做
有时话题是虚拟的,我们一时捉摸不准,无从下手,这时可以化虚为实。
1999年高考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是一个虚拟性话题,要写成针对现实,发表见解,抒发真情实感的文章,则要虚题实做。要从实字切入。许多考生就从社会的现实生活谈移植名人名家记忆的影响,从自己人生的感受谈假如移植记忆的体会入题。
模拟题目一
有三只老鼠想偷油喝。可是油缸非常深,谁也没法喝到油。后来商定:一只咬着另一只的尾巴,吊下缸底去喝,大家轮着喝,谁都不能单独享用。吊在最下端的老鼠想,这么一点油大家喝,谁都不过隐,不如自己喝个痛快。吊在中间的老鼠想,油根本就没多少,万一它喝光了,我岂不是要喝西北风。我干吗这样辛辛苦苦地吊在中间,干脆自己跳下去喝个痛快。吊在缸沿上的老鼠想,油这么少,还不够下边这两个嘴谗的家伙喝呢,哪还有我的份,倒不如放了它们,自己跳到缸底猛喝一阵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