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九年级的文言文教学和复习
来源:好好学习发布时间:2012-09-21
●内容要点:
一、 读新《课标》文言文教学目标
二、 几种认为比较可行的课型。
三、我市七、八年级期末检测卷和今年中考试卷中新课标文言文目标的体现及学生考试情况反馈
四、九年级文言文教学的思路
五、学业考试文言文复习的思考
●正文:
一、解读新《课标》文言文教学目标 。
新《课标》为我们明确地提出了文言文的教学目标 。新《课标》对中学阶段文言文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和评价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七月份省培训的时候
二、几种认为比较可行的课型。
文言文教学的关键是一个文言学习习惯的培养,如果我们扎实地培养起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文言文教学就能出彩。
上文言文通常的做法是:先让学生泛读,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并把自己认为难的地方标注出来,先同桌或前后桌互相解疑,解决不了的举手问老师。然后开火车(或称接龙、老鼠接尾巴),每个学生讲一句做到大致疏通文意,最后针对学生的难点字字落实、个个到位,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把课文译出神采来!全部讲完后,问学生最喜欢哪一句,学生尽情讨论后,我适时作些补充。然后指导他们朗读,必要时进行范读,引导学生读课文读出精神来!学生很感兴趣,而且我觉得比串讲花的时间要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如果每一篇文言文都如此上下去,肯定会扼杀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现在的学生,思维相当活跃,他们见多识广,有些学生可能比我们教师跑的地方还多,又加之网络、电视帮助他们拓宽视野。这势必要求我们教师也要不时地更新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我们一定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文本,尝试多种课型的上法。
通过实践和尝试,我们在这里作简略介绍以下几种文言文的新课型形式。
1、说读课。整堂课以学生的说和读为主,说和读平分秋色。教学重点定位为“品读课文”。案例《狼》(附《狼》的简案)整堂课都有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在这中间只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适时地加以点拨。利用点拨的时机教给学生“分层背读法”和“表现情景法”。这堂课钱老师设计了三读三说,而且都附有要求。比如:一读,读准字词,读懂词义,翻译文章;二读,读顺句子,理清思路,把握情节;三读,读美文句,品读课文。三说又适时地结合了写作训练,请同学们自找内容,展开想象,就课文某一部分内容进行“添枝加叶”的描叙。教师作适当点拨。课后布置作业 “将此文改编成一篇白话故事,注意环境、神态、动作、心理描写。千万不要逐字逐句翻译课文,要尽量用自己的话来说。”改写文言文很自然、流畅地完成了。
2、课本剧。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组合,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创台词,自创动作、态势。利用课余时间排练,课堂拨出10——20分钟表演,同学或老师评议。优点: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自觉地挖掘文本外延。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对文本的印象,特别是精心去准备或参与表演的学生,肯定对文本久久难以忘怀。缺点:学生参与度可能不高,可能只限于部分爱好表演,或程度中上的学生。而大部分的中等生、后进生可能就会无缘或自动放弃了这种机缘。
3、擂台赛。可以用于检查文言文课文的预习情况,也可以用于一课新课结束后,或者期末考试复习阶段。比赛内容可以是文言文的字词解释或句子翻译,选择课文中出现过的同学们认为相当重要的字、词、句,写到资料卡片上待用。答题可以分两种形式:抢答和必答。把全班分成若干组,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可以以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这样可以提高竞争的激烈度。也可以把全班分成男、女两组,这样学生参与度可能低一些,有些学生可能借此隐藏起来,不肯举手发言。也可以按自然组分成四组,或7组。有老师或三、四个学生组成评委,评委也可由学生自主推荐组合而成。最后根据答题情况评出优胜组,给予奖励。除了口头答之外,为了更好的落实字、词、句,也可以让答题的学生到黑板前来写出来。形式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改变。
4、故事会。传统的文言文教法基本上是有老师传授的满堂灌。不管你要不要学,也不管你掌握不掌握,老师就象一个灌注工人,使命地往你的肚子里灌注。文言文课上,学生最大的体会可能就是两个字“手酸”。老师讲,学生记。整堂课的容量相当大,学生无丝毫喘息的机会,更谈不上思考、感悟的机会,何来“兴趣”之谈呢?讲故事这种形式,可以作为课内知识的拓展或迁移。教师可选择故事性较强的课文。要求学生自主地查阅与文本有关的资料,然后自主地删选、整合,根据自己的理解整理出一则完整的故事。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向全班同学讲述。由同学评选出一个最佳“故事手”。这种形式的优点也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缺点也就是学生参与度不高,大部分学生只能是做看客和听众。
5、考考你。这种形式其实是根据颜俊老师《斑羚飞渡》这堂公开课中“自主质疑”部分三类问题的启发而形成的,颜老师的三类问题是:A、我们有分歧,组内意见不一致的;B、请帮帮我们,组内不能解决的,需要别人帮助的;C、考考大家吧:认为有价值的,虽已解决,但想听听别组的意见。)我们把这三类问题加以删选(最常选用的是C类问题)。然后把它运用到文言文的教学实践中,收效还相当不错。这种形式最大的一个好处我觉得就是,可以调动那些平时上课经常做看客的学生的积极性。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其实小聪明是有的,但平时懒于动脑,当他们发现可以有机会表现一下自己,而且可以有机会为难一下同学时,就马上来了精神。
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教无定法,只要你觉得行之有效,只要从“我的学生的实际”出发,就可以拿来为我所用,也并不拘泥于哪种形式。,能够为我所用的才能用。
(三)、前进中的“暗礁”。
新《课标》提出了四个基本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相信两年来我们全体同仁都在努力实践着这些新理念。但大海航行难免会遇“暗礁”。我们在两年的文言文教学实践与尝试中,也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困惑。比如:
1、选材上,新课程的文言文课文明显比老教材加深加难,而且量也明显增多。这就不利于基础差的学生学习和掌握,结果,拉大了学生之间的差距,形成了严重的两极分化。有教师甚至困惑:新课程改革到底是精英教育还是面向全体?落后生到底如何引导,特别是在合作小组讨论的时候。一个班五、六十个学生,教师很难在一堂课上面面俱到地照顾到每一位学生。
2、对于字、词、句的把握,我们究竟应该把握到一个什么度。
传统的文言文教法,老师可能因为应试,往往都要具体到词的意义、用法、也就是说词法、句法讲解相当到位。比如传统教法,开始上文言文时我们可能会把初中阶段涉及到的词法、句法很详细地罗列给学生。
词法: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名做动、动做名、形做动、名做状、形的意动用法、形的使动用法)、古今异义
句法: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
还有重点虚词如“之”、“而”、“其”、“然”、“以”等也会加以归纳整理。而新课标下,一部分老师可能就反其道而行之,对这些重要的实词、虚词或句法特点很疏忽地点到为止,或者甚至是一笔带过。而且对于学生的掌握程度了解无底,无法监控。
3、新课程大量的古诗文都需要背诵,(这从我们语文老师角度来说是相当欢迎,也是求之不得的。但实际情况是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们语文的地位是相当低下的,学生(特别是初三学生)他们要应付大量的数、科习题,他们哪有时间来完成语文的大量背诵?面对这大题量的背诵,我们到底该如何去指导学生背诵、巩固。古诗可能还好把握,只要是常见的、常用的(蔡少军语)名句。那么文章呢?有些文章篇幅相当长,而且又极难理解,是不是都需背诵呢?(新课标说背诵优秀诗文80篇),象《醉翁听记》、《岳阳楼记》、《桃花源记》等等这写经典名篇不背真的可惜。而背的话,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有很大难度的。
4、文本的主题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到底该挖掘到哪个度?挖掘
到如何深度才算达到新课程要求?
5、对于学业考试必考的课外文言文,(这也可说是新课程的一个闪
光点。以前我们初一、初二期末检测基本是以课内文言文阅读为主,很少考到甚至不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而新课程2005年七年级上就已经涉及课外文言文阅读考试。)而对这部分内容,师生普遍存有恐惧心理。课内文言文量已经相当大,再加上大量的课外文言文阅读量,教师可能普遍感到时间紧、任务重啊。不知道从哪里再去挤时间应付这些阅读量。
三、我市七、八年级期末检测卷和今年中考试卷中新课标文言文目标的体现及学生考试情况反馈
(一)七、八年级期末检测卷中文言文试题的分析。
根据对七、八年级六份期末检测卷中文言文阅读及古诗文默写试题的 分析,不难看出这几份试卷的特点:
1、选文难度:越来越加强了选文的力度
2003学年的两份试卷文言文阅读均选自教材,且内容较简单,都是故事性、情节性很强的小故事。《陈太丘与友期》(2003学年七上),《两小儿辩日》(2003学年七下)。2004学年的四份试卷均是课内、课外结合,其中三份试卷七(上)、八(上)、八(下)都是选用了内容相关,有故事、有情节的两段文字比较阅读。 其中七(上)、七(下)和八(上)对课外文言文有注释。
这说明新课程加强了文言文阅读考核的难度力度
2、试题内容及形式:
试题内容及形式不外乎四个方面。(1)字词句的理解和识记。出现形式有加点词解释和句子翻译,这是每次必考内容。(2)文章的赏读。出现形式有划分句子的朗读停顿。比如:用“∕”标出朗读停顿。元 方 入 门 不 顾(2003学年七上);用“‖”标出下列句子的停顿处。①其一犬坐于前 ②一狼洞其中(2004学年七下)。(3)对文本主题内容及文中人物的理解。试题形式有:①这则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从文中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2003学年七上)②上述两段文字都是写夜找好友,请用原文中的话回答他们找友的原因各是什么?(2004学年八上)③从(乙)文“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这句话中你可以看出王子猷是怎样一个人?(2004学年八上)④请从(甲)(乙)两文段中各找出一句最能反映作者“与民同乐”思想的语句,把它摘抄下来。(2004学年八下)⑤你认为“公”为何“大笑乐”?请作简要分析。(2004学年七上)(4)还有少部分的运用题(拓展、迁移)。比如:①“两小儿辩日”的故事给你什么启示?(用自己的话回答)(2003学年七下)②从古至今,我们民族涌现了众多如范仲淹一样具有伟大抱负的仁人志士。请你举出一位当今时代中具有这种高尚品质的人,简要叙述其事迹,并作评论。字数50字左右。(2004学年八下)③我们从屠户的经历中受到哪些启示?(2004学年七下)
这部分考查内容是新课程呈现给我们的一个亮点,它的特点是:古今结合,古为今用。是极富生命力的东西。我们语文课要求相当重视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培养、运用,这块内容正是语文知识与能力运用的最好体现。
3、试题所涉及的知识点。
综观六份实验卷,试题所涉及的知识点无外乎一些句法和词法上的重点。尽管说“不应把词法、句法等方面的知识作为考试的重点内容。”但它们涉及到的重点字、词、句肯定是考试重点涉及的范围。比如:(1)“尊君在不 ” 加点词解释“不”是通假字。(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加点词解释“去”是个古今异义词。(3)“乐民之乐者”加点词解释前一个“乐”是个词类活用词。(4)“不以物喜”的“以”是个一词多义词等等。又如:句子翻译,(1)“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是一句倒装句,其中“洞”又是词类活用。(2)“太白感其意,还卒业。”是被动句。(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是宾语前置句。再如:2003学年七(下)试题“请你补写出下列句子括号处的省略内容。①( )问其故。 ②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 )远也。”考的是省略句。
4、关于古诗文的考查。
从卷面可以看出,古诗文的考查所占比分在加大,由2003学年七上的4分上升到七年级(下)、八年级(上)的8分,八(下)是5分。试题涵盖的基本是两个层面:简单的识记和理解性内容。更高层次的“运用题”还未涉及。
(二)以新《课标》理念观今年的中考试卷中文言文试题。
1、先来看看今年我省实验区学业考试试卷。
(1)、古诗文名句默写,共有7题,其中1——5题必做,6、7两题任选一题。比分是八分。这7题涉及三个层面:
A、简单的识记。
①大漠孤烟直, 。 (王维《使至塞上》)
② ,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③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
④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送武判官归京》)
B、理解性的。
⑤什么是心系天下的情怀?早在北宋年间,范仲淹就在《岳阳楼记》中告诉我们: , 。
⑥请写出古诗文中表现自然美景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
C、运用题。
⑦请选择你喜爱的古诗文中的名句作为座右铭,提醒自己正确对待困境。(写出连续的两句)
古诗文名句默写的比分明显比以往的中考试卷大,试题层次感强。已不单单是简单的背诵,更强调的是理解和运用。
(2)、文言文阅读。
选用了两段并不连贯的文字。
第一段是课内的《陋室铭》,试题的一、二是加点词解释和句子翻译加点词解释有“名”(名词作动词)“鸿”(通假字)“乱”(又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是重点实词,名词)。句子翻译中的第二句“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宾语前置句。试题的三、四两题是理解性的题目“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和“下列对文章内容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以选择题型出现。
第二段是课外的《东坡画扇》,下面对个别难以理解的词加了注释,选文是具有地方性特色的、人文性较强的文字。试题内容同样是加点词解释(包括有实词、虚词)和句子翻译:加点词解释有“业”、“适”、“去”、“以”“之”、“故”、“其”。仔细看看课外阅读考查的词,都是课内讲到过的重点词语。还有一题是对内容的理解的,“从文中看,制扇者欠债的原因是什么?苏东坡是怎样帮助制扇者的?”
可见,字、词、句的理解和识记永远是必考的,涉及的都是重点的字、词、句。选文难度力度加大,试题有灵活性,特别是理解性试题。
2、今年嘉兴市中考语文试卷。
(1)、古诗文名句默写。共四题,任选三题作答。比分6分。
①、
阔别60年来首次大陆之行,正如贺知章〈〈回乡偶书〉〉诗句:“ , 。”
②古诗词中描写军旅生活的诗句很多,如《木兰诗》中的:“ ,寒光照铁衣”,辛弃疾《破阵子》中的“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 。
③古往今来,面对如梭的岁月,我们的先辈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孔子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无奈;汉乐府民歌《长歌行》有“ ,老大徒伤悲”的感叹;岳飞有“莫等闲、 ,空悲切”的抒怀。
④中国古代关于清明、七夕、重阳节的诗词很多,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节日,写出相关诗词的连续两句。 , 。
第一题是运用题,二、三、四题是理解性的。可见我们的中考卷命题理念相当接近学业考试试卷,古诗文考查的力度应该是加大的,内容涉及的都是一些常见、常用的名句。还是这句话,古诗不仅是简单的背诵,更重要的还有理解。
(2)、文言文阅读。
选用了两段意义有连贯性的短文蒲松龄的《螳螂捕蛇》、薛福成的《物性相制》(课外语段有注释)。主要考查考生对文言实词、虚词和关键句的理解。要求学生通过对词句的理解来把握文章所表达的内容。同时课内外语段对比阅读的形式,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并重视阅读积累和拓展延伸。
试题加点词解释有“闻”、“临”、“竟”、“尝”、“去”。还有对“之”、“以”的理解。另有两题是理解性的试题:“甲文中的螳螂和乙文中的蜘蛛是怎样杀死大蛇的?请你分别用文中原话回答。”“读了这两则短文后,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可见,文言文阅读也契合了学业考试试题要求,词法、句法等方面的知识不作为考试的重点内容,避免考查虚词的用法。但涉及的重点实词和虚词的意义理解还是必考的。
通过上述对几份试卷的分析,我想无庸多言,大家对文言文的考
试趋势应该已经相当明确了。
(三)、我市七、八年级期末检测和今年中考情况反馈。
1、古诗文测试情况反馈。
从卷面情况分析,(1)考生诗句一般能背出,主要是写错别字;(错别字现象在这几届学生中问题相当大,不仅在古诗文的默写中,就是现代文的默写中也很存在问题,尤其是作文中出现错别字相当多。)(2)审题不清。今年中考卷的第4句题干上明确要求选择清明、七夕、重阳节“其中一个节日”写出相关的诗句,但有考生选了元宵、中秋等节日作答。
2、文言文阅读测试情况反馈。
(1)期末测试。
A、文本赏读还存在着问题,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朗读停顿的划分是一个薄弱环节。这确实是一个难点,它没有任何诀窍,也没有任何规律可寻,只能靠平时多读,靠语感来划分,语感好了自然能划分。
B、文言词语的解释也是一个弱点。“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向来是考试的重点,而这往往就是学生最容易搞错的地方。比如:2004学年七(下)解释加点词“又不肯竟学。”中的“竟”,失分率相当高。又如:2003学年七(下)解释加点词“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中的“去”,失分也很严重。这可能学生平时学得不扎实是一个原因,特别是“古今异义”字学生往往要“以今度古”,造成错误。
C、句子翻译尽管师生都很重视,但在考试中仍是失分题。这主要原因其实也是词的理解不到位,还有就是对特殊句式没有很好掌握。比如:2004学年七(下)的翻译句子:“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这句翻译错的比较多的点是①洞:打洞;②洞其中:“于其中洞”没翻出来;③其中:在柴草堆里;④意:企图;⑤隧入:从洞中钻入;⑥攻其后:从其后攻。
D、运用题也是失分比较多的。比如2004学年八(下)“从古至今,我们民族涌现了众多如范仲淹一样具有伟大抱负的仁人志士。请你举出一位当今时代中具有这种高尚品质的人,简要叙述其事迹,并作评论。字数50字左右。”学生往往审题不清,“当今时代”他没看清楚,于是出现了象岳飞、戚继光等等答案。又如:2004学年七(下)“请你写出一个关于项羽的典故。”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完全生造的很多。什么“项羽舞剑”啊等等。这说明我们学生的知识面还是太狭窄,或者说语文知识的运用灵活性不够。
(1)中考
其实中考与期末检测存在的问题是很接近、很相似的。
从阅卷来看,文言实词的考查题得分最低。其中,“临、竟、尝”三字错误较多,主要是不看语境、不辨古今词义所致。第23题文言翻译失分也较多。在翻译语句时,因为对文章大意没有一个整体把握,学生不会从语境中揣摩字词的含义。另外,由于对词语缺乏准确的把握,故翻译时无法做到字字落实。如“仍还守其网”中的“还”字漏译很多,或望文生义地译成“还是”。第24题题干为“请你分别用文中原话回答”,部分考生不用原话回答,这可能跟平时训练有关,当然主要还是审题不严,根本没有看清题目要求就匆匆解题,结果也就可想而知。
四、九年级文言文教学的思路。
(一)、九年级教材文言文选文的分析。
1、九年级上第六单元——史传文学
我国古代史传文学非常发达,涌现过大量的优秀作品。从先秦时期开始,史传文学就已经初具规模了。记言为《尚书》,记事为《春秋》,其后又有编年体的《左传》,国别体的《国语》《战国策》,至西汉纪传体的《史记》,把中国古代史传文学推向了高峰。九年级(上)第六单元就是以史传文学作为学习重点的,所选的文章,大部分是史学家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客观记录和描述。学习这一单元,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尽可能客观地认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使他们明白,了解历史应该从古代典籍入手,在大量古有资料的基础上全面看待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偏听偏信;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同古人展开心灵对话,理解古人特殊的思想情感,从这些历史资料中去发现和领会中华民族那种为追求理想、报效国家,而甘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传统美德。还可以从杰出人物身上汲取精神力量,砥砺学生的意志。
这个单元编选了四篇文言文。
《陈涉世家》一课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的前半部分,约占全文篇幅的五分之一,主要叙述陈涉发动起义的经过和起义军初期的迅猛发展形势。文章属于传记体裁,它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着力表现陈涉在反对秦王朝暴力统治斗争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典型历史环境的描写和人物语言、行动的刻画,再现了这位农民运动领导者和组织者的形象,以显示他洞察时局的能力和卓越的组织领导才干。
《唐雎不辱使命》是《战国策》中记载的许多策士故事中的一个,它对人物言行的简洁传神的刻画被后人作为写人记事的典范。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相继翦灭各诸侯国,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不战而屈人之兵,由此引起
《隆中对》出自陈寿的《三国志》,是人物传记的节选,但它的核心部分却是一篇才华横溢的对策──诸葛亮对刘备为“信大义于天下”而问“计”所作的回答。因为对策的地点在诸葛亮的隐居地隆中,所以后人称它为“隆中对”。对策的主要内容是,劝说刘备先夺取荆、益二州作为王业的根基,然后跟西南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并外结孙权,内修政理,使战略后方得到巩固;待到时机成熟,再从荆、益二州出兵,北定中原。这是诸葛亮在精辟分析当时形势特点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对发展前景所作的天才预见。人们常说的“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就是指这篇对策而言。历史人物传记,叙事既要重点突出,又要保持事件的完整性,有些事情不可不说,但又不宜多说,这就要求选材得当、语言精练。在这篇文章中,这个特点十分突出。例如刘备访诸葛亮源于徐庶的推荐,这本来需要说明徐庶为什么推荐诸葛亮、刘备为什么接受徐庶的推荐,为什么亲自去邀请等等。对这些问题作者都以高度概括的语言作了回答:“先主屯新野”,说明刘备当时处境极其困难,需要贤人来帮助他:“卧龙”一喻和上文的“谓为信然”,说明诸葛亮在徐庶心中的地位;“先主器之”则表现了刘备对徐庶的重视和信任。又如刘备三顾茅庐,仅用“凡三往,乃见”一句带过,略去了前两次的情形不说;而对策的密谈性质则仅用“屏人”一语就指明了。另外,历史人物传记主要是表现主人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突出作用。这篇课文虽属节选,但仍可从诸葛亮策略的内容中,看出诸葛亮在推动汉末的纷乱局势向三国分立的方向发展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出师表》作为诸葛亮出师伐魏前呈给后主的一篇表文,以情真意切感动过无数读者,教材把它拿来与《隆中对》参照阅读,便于加深对诸葛亮其人的认识和理解。这篇表写于蜀汉建兴五年(227)诸葛亮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在这篇表文中,诸葛亮劝说后主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也陈述了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全文以议论为主而辅之以叙事,议论叙事中都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具体地说,文章开始是寓情于议,在谈论形势、任务、治国方针和历史经验之中,贯穿着一条明显的抒情线索,就是希望后主刘禅能够继承先帝遗志,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因此一开始就提到“先帝创业”,接着依次说先帝对贤臣的“殊遇”“简拔”贤臣的标准和论史时的“叹息痛恨”,即表达了对先帝的崇拜、爱戴之情,又有激发刘禅效法先人的作用。中间部分是寓情于事,在叙述作者本人身世、追随先帝创业经过和“受命已来”的工作的同时,抒发了对先帝的感激之情,表达了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最后一部分中,“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这句话辞情恳切,更足以催人泪下,是诸葛亮感恩图报心情的集中体现。诸葛亮这篇表文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被视为表中的代表作。刘勰曾把它跟孔融的《荐祢衡表》相提并论,说“至于文举(孔融,字文举)之荐祢衡,气扬采飞;孔明之辞后主,志尽文畅。虽华实异旨,并一时之英也。”陆游在《书愤》中写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的《正气歌》亦云:“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感人之深,于此可见。
这个单元还将五首词放在一起让学生集中学习。这五位词作者代表了词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流派,通过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词的常见题材和风格,提高审美品位。温庭筠的《望江南》是在中晚唐词体初兴时期的一篇名作。这首小令表现了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在不到30个字的词作中,容纳了很多内容:就时间而言,从清晨写到黄昏;就景物而言,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洲;就人物内心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景物层出,情感起伏。全词没有粉饰、刻板之语,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清新、明快,是温庭筠的代表作品。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是他在西北宫中的感怀之作。依据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惯常体例,词的上片重在写塞下秋景,下片集中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
范仲淹在这首词中反映的是自己身临目见的景物,表达的是他自己和他所
理解的征夫们的感情,所以全词读来真切感人。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
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从题材、情调和艺术方面来说它都为宋
词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很好的影响。苏轼的《江城
子·密州出猎》是苏轼任密州太守时(熙宁七年,1074)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词的上片在大幅度地描绘出猎的群众场面后,特别突出地表现了作者的少年狂气。下片抒发了作者要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这首词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粗犷、豪放的。与温庭筠的 《望江南》格调截然不同。写此词后,苏轼曾写信给朋友说这首词“虽无柳七郎(柳永)风味,亦自是一家”(《与鲜于子骏简》),可见当时的作者已意识到词应有两种不同的风格,苏轼在他的一些词作中便是在自觉地实践着自己的风格。李清照的《武陵春》是绍兴五年(1135)她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的。当时她已经52岁,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情感。暮春时节,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残留些花的芬芳,“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花开花落年年如此,而人却与以前大不一样了,国破、家亡、夫死,她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自己的遭遇和心情,也是言未出而泪先流。她的悲哀是不可触摸的,无法承载的。人们总是把愁怨比做连绵不断的流水,比做斩尽还生的野草,而李清照却另寻了一个新思路,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只这一处便胜出前人许多。她又用“也拟”“只恐”等虚字把自己的思想活动层次清楚地表露了出来,像这样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实在很新鲜、奇特,所以被词论家称赞为“创意出奇”,“往往出人意表”。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充分地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激情和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词中描述了作者往日的军旅生活。看宝剑,听号角,分麾下炙,听塞外声,沙场点兵都是极雄豪、壮美的行事,都是作者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被削去官职退居山林的作者仍十分企羡军中生活,渴望再有机会从军杀敌,建立功业。这首词节奏紧凑,写声绘色,形象鲜丽、生动。最后结句戛然而止,但却遗音缭绕,余味无穷。
2、九年级下第五单元——先秦诸子散文
春秋战国之交,神州大地掀起了一场社会大变革的风暴。在这场摧枯
拉朽、势不可挡的大变革中,旧的奴隶主阶级没落了,新的地主阶级兴起了;旧的奴隶制度和道德伦理观念,被新的封建制度和意识形态取代了;一部分农民获得较多的自由,社会的生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阶级矛盾尖锐激烈,兼并战争连年不断,整个社会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大动荡大改组局面。在这个时期,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应运出现了,这就是士。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地位虽然较低,但很多是有学问有才能的人,有的是通晓天文、历算、地理等方面知识的学者,有的是政治、军事的杰出人才。其代表人物如孟子、墨子、庄子、苟子、韩非子、以及商鞅、申不害、许行、陈相、苏秦、张仪等,都是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或科学家。至于一般的出谋划策、谈天雕龙之流,以及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更是人数众多。 由于士的出身不同,立场不同,因而在解决或回答现实问题时,提出的政治主张和要求也不同。他们著书立说,争辩不休,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许多学派。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儒、墨、道、法四家,而《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则是这四家的代表著作。其中,《论语》、《孟子》和《庄子》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九年级下第五单元就是以先秦诸子散文为学习重点。所选四篇文章分别出自《墨子》、《孟子》和《庄子》。阅读这些课文,有助于我们认识古代社会,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3、九年级下第六单元——先秦诗文
本单元是本学段最后一个单元的文言教学,所选诗文都是先秦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名篇。它们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人们的政治信念、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
《曹刿论战》记载的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一个著名战例,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是记叙这次战役的进程,而是记录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它生动地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战机,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全文的关键字眼是“远谋”二字,通过人物对比,曹刿的“远谋”和“肉食者鄙”都得到了鲜明的再现。全文语言简练概括,重点突出,剪裁极为得体,体现了《左传》长于记事的特点。
《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这篇课文在写作上采用设喻说理的方法。先由用作设喻的事实写起,写了邹忌与徐公比美,妻、妾、客的赞美之辞以及邹忌对这些言辞的分析,这部分内容表面上看来似乎与讽纳谏无关,实际上是设喻说理的前提。从全文看,第一部分的叙事是第二部分设喻说理的前提,第二部分是设喻说理本身,第三部分则是第二部分的必然发展和结果。三部分之间联系紧密,结构严谨。此外,邹忌以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设喻,由己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在学习中要求学生体会邹忌委婉劝说的方式。委婉劝说的优点在于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今天的人际交往中仍然可以借鉴这种作法。
《愚公移山》是《列子》中一则有名的寓言故事,寓意明显,反映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篇幅短小,结构完整,有波澜起伏的情节。
《关雎》《蒹葭》是《诗经》中的名篇,感情真挚,意境优美。《关雎》
是“周南”里的第一首诗,也是《诗经》的第一篇。古人把它放在三百篇之首,说明了它的重要。《关雎》写的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蒹葭》是“秦风”中的一首爱情诗。有写景,有抒情,熔写景、抒情于一炉。金秋之季,拂晓之时,雾浓霜重,芦苇沾满了晶莹洁白的霜花,展现出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全诗笼罩着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给人以隔雾观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朦胧”和“距离”正是这首诗的动人之处。
(二)、如何开展九年级的文言文教学。
1、课内文言文。
文言文阅读教学,首先要克服语言上的障碍。从语音、语法、词汇三
方面看,最关键的是词汇,最难的也是词汇。因此,掌握文言常用词语,理解词义和句式,始终是文言阅读教学的重点。但是掌握文言的常用词语和句式,不是让学生背字典、背语法辞条,而是要通过朗读文章,用“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办法去解决。除了朗读之外,词语和句式的归纳对比练习,准确规范的翻译练习,也是文言阅读训练的重要方式。词语和句式的归纳练习,可以在感性材料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训练学生自己动脑、动手整理,结合所学过的文言知识,总结出同类语言现象的某些规律,逐渐达到理性的认识。这种对文言词语和句式的对比、归纳练习,可以在一篇课文之内进行,也可以不限一篇课文的范围之内。文言文的现代汉语翻译,可以检查学生对文言文中词语、句式是否真正理解。如果不理解,或者是半理解,那么,只要一翻译原文,问题就会暴露出来。问题暴露出来了,或者是词义没弄清楚,或者是句式不了解,就可以对症下药,及时纠正。另外,还要运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从中汲取民族智慧;评价作品的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比如,《陈涉世家》作者着重表现了陈胜洞察时局的能力。陈胜对吴广说的那一番话,实际上就是一段很精彩的形势分析。“天下苦秦久矣”,说明全国人民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极其愤恨,处处都蕴蓄着反抗的力量。太子扶苏“贤”而被杀,二世胡亥“不当立”而“立”,必然会加重秦王朝的内部危机,并由此引起更深刻的社会矛盾;楚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中受荼毒最深,早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说法,而当时的楚人又把他们的这种心情寄托在对项燕的怀念上。陈胜抓住了当时这两个最敏感的问题,利用百姓不知二人存亡的这一情况,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从而掌握了人心动向。他的这个策略的效果很快就得到了证明:起义军到达陈的时候,已经发展成为一支“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的庞大队伍了;在张楚政权建立的同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在危机时刻,陈胜的清醒与果断是难能可贵的。
对陈胜的组织领导才干,作者也描写得极为生动。首先是为起义做舆论准备。陈胜、吴广从卜者“然足下卜之鬼乎”的建议中,得到了借鬼神“威众”的启示,先以鱼腹中书树立陈胜的形象,然后“狐鸣”而呼,把陈胜的形象跟楚国的复兴联系在一起,顺应士兵的愿望,从而进一步巩固了陈胜在士卒们心目中的地位。其次是发动起义。关键是既要杀死两尉,又要得到士兵的支持,所以先使吴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待到“尉果笞广”,众被激怒,然后动手,这又表现了陈胜的勇敢机智。就在群龙无首的时候,陈胜站了出来,先揭露秦的苛政,晓之以利害,然后用“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来坚定抗争的信念。这一席话令人信服地说明,参加起义是士卒们的惟一出路;它理所当然地得到了全体士卒的拥护。接着提出策略口号,并“为坛而盟”,一支团结战斗的农民起义军宣告组成。这支队伍的迅速组成证明陈胜是一名卓越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作者善于把握历史事件的发展进程,用“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笔法如实描述了两千多年前爆发的这场震撼王座的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鲜明地揭示了它的实质──一场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反对暴力统治的农民运动。由于这篇课文较长,无论采取哪一种教学方式,都应当抓住重点,使学生能较好地理解这次起义的原因、舆论准备的情况和起义发动的经过,特别是要在理解陈涉说的几句话的含义的基础上,了解陈涉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唐雎不辱使命》篇幅不长,却绘声绘形地塑造了唐雎和秦王的形象。这两个人物形象我们肯定是要把握的。
唐雎是一个有胆有识的谋臣。文中虽然只有他的两段话,却不难看出他对秦王的阴险狡诈是有认识的,如何应付也早已成竹在胸,因此,在这场面对面的交锋中,他不为秦王的谎言所动,也不为他的威胁所屈,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当秦王以“轻寡人”相责难时,他立即坚决予以驳斥:“否,非若是也。”不仅如此,为了掌握斗争的主动权,他有意激怒秦王,以“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进一步揭穿秦王的骗局,表达维护国土的强硬立场。当秦王恼羞成怒,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相威胁时,他毫不惊慌,而是以非凡的机锋转问秦王是否听说过“布衣之怒”,再就秦王的答话点出“士之怒”这个要害,然后慷慨陈辞,历数专诸、聂政、要离三个刺客,以“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歌颂他们的壮举,这就在气势上完全压倒了对方。待到最后说出“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并且“挺剑而起”时,秦王就只剩下“长跪而谢之”一条退路了。这一场斗争,表现了唐雎的凛然正气和不畏强暴的布衣精神。
在文中,秦王骄横狂暴和阴险狡诈的形象也被刻画得很鲜明。他开始
总之,在这个单元的四篇史传课文的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社会风貌,体会历史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历史作用,脱离特定环境审视人物的做法是不足取的。
《词五首》和九上第五单元,我觉得应以背诵为主,同时也要结合时
代背景、社会风貌,体会和理解历史人物的思想感情和诗文的思想主题。
《曹刿论战》要适当讲讲战争的背景,还要讲讲有关的文化常识。例
如当时没有常备军,有了战争,由
则临时从奴隶中征集。曹刿说的“民弗从也”就是指这种征集工作来说的。
又如当时的作战方式是车战,所以文中又有“公与之乘”“登轼而望之”“视其辙乱”等语。讲背景的时间不宜过长,有些内容可以结合字词来讲。重点是词语解释。建议我们教师在疏通文意过程中采取边讲解边整理的教学方式,可以用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例如“间”“牺牲”“加”“狱”“情”“鼓”等用的是古义,可归为一类:“鼓”“败绩”“驰”“辙”“轼”等都与战争(车战)有关,也可归为一类,可让学生自己动手来做这件事。
《邹忌讽齐王纳谏》语言浅显,故事情节又很生动,内容并无费解之处,学生如能认真阅读课文注释,即可无师自通。教学的基本方式应是以学生自读为主,以教师点拨为辅。点拨,主要是抓住劝谏和讽喻手法来启发学生,使他们能多少获知一点本文的深层意思;其次是要介绍一点背景常识,使他们对故事内容有亲切感。这两个目的达到了,诵读速度就可以加快。
《愚公移山》学生对这个故事大都比较熟悉,在疏通文意过程中,重点应当是解释难词、难句。难词,主要是多义词,如“险”在本文中指的是高山,“阴”指的是水的南面等,要用比较的方式来讲。难句的数量不多,只有“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曾不能损魁父之丘”等四五句,可用文白对照方式讲,只求懂得大意,不要引进语法概念。个别难词、难句可能有不同解释,教师应慎重选择,但只宜将选择的结果告诉学生,不必说明理由。虚词只宜略讲,重点是讲副词如“始”“曾”“其”(在“其如土石何”一句中)等。“之”“也”“而”在本文中出现的次数较多,所以在朗读中加以体会,只要能读出语气,自然能大体知道它们的作用,无须讲解。朗读跟疏通文意是密不可分的。在掌握故事大意、理解难词、难句的基础上反复朗读课文,不仅可以加深对文意的理解,而且有助于语感的培养。
《关雎》《蒹葭》教学这两首诗要引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创造性地运用朗读的手段来达到教学目的,不要一味死读。一味死读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教师要善于运用提问启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使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鲜明而完美地在学生头脑中再现出来,并继之以表情朗读直至成诵。
我们在教授时,还不妨设计一些开放题,要求学生或展开联想,举出相似的例子;或发挥想像力,改写故事;或组织讨论,作出综合评价。这些,都要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
2、课外文言文。
从今年我省实验区的学业考试卷和今年嘉兴市的中考试卷,以及历次期末检测卷,我们不难发现,课外文言文是必考内容。所以我们在上好课本文言文的基础上,一定要拨出足够的时间,用于对课外文言文的积累。尽管蔡老师说课外文言文一般都选取故事性、情节性强的材料,但这类材料的量还是太大了,如果我们不注意平时的积累,单靠复习阶段的临时抱佛脚,那是觉得不行的。如果这样就无疑于大海捞针,定会事倍功半,甚至还有可能不起丝毫作用。
五、学业考试文言文复习的思考。
针对第三块内容采取相应的举措,做好学业考试的复习工作。
两年新课程实践下来,有实验教师提出这样的困惑:新课程重点不明
确,有的学生课堂上很活跃,但反映在试卷上,分数很低,反而是沉默寡言,默默做笔记的学生成绩很好。评价与实际操作脱节。确实,现在压力最大的是初中教师。家长关注的是成绩,教育主管部门及领导看重的也是成绩,教师自然也很难不关注成绩了。所以学业复习,我们还是逃脱不了“应试”的悲哀。
综观今年我省实验区的学业考试卷和今年嘉兴市的中考试卷,以及历次期末检测卷,我们发现:
1、词义(实词和虚词的加点词解释)是必考无疑的。
(1)关于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文言文实词的意思解释)。近几年的考查方式,相对固定。凡课本注释中常用的词,一词多义,古今词义有差别的词,通假字及特殊用法的词(如词类活用),都要引起重视,这些字都有可能进入文言实用的考查范围。我们不妨组织学生把六本书中涉及到的词法做一个系统归纳梳理。其他实词以课文下面出现注解的为要。
●文言实词试题的解答技巧。
依据语境分析,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离开语境分析的做法是不科学的,实词词义常常是一词多义,需要依据上下文确定其含义。命题一般把实词词义与理解文意结合起来考查,借此扩大考查面,解答时,也需要结合文意的理解来推敲词义。
(2)关于虚词的考查。关于虚词的考题,基本上也相对固定,即在文段中的用法与例句相同或不相同,也可以灵活设题。一般来说,虚词的考查,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这种题型,大大降低了难度,估计这种形式还将使用下去。有的题型在相对固定的情况下,会略有变动。虚词考查不会刻意回避,根据语段中出现的虚词而定。
●虚词的复习应从如下方面入手:
对重点的、常用的虚词,应结合例句归纳出其基本用法,可用列表法,对各个虚词的词性,用法,意义,例句加以整理,使之系统化。疏理后,熟悉文中主要的例句,结合语境来理解虚词的用法。
2、关于文言文的句子翻译。
文言文句子翻译是文言文学习的最后目的。近几年一直用主观题,这是较好的考查方式。因为客观题翻译实际上演变成了对个别实词、虚词的推测、对文言句式的理解,并没有检验出文言翻译的实际能力。
文言文的翻译,复习备考,应要求学生坚持直译意译相结合,平时训练要养成脱开课本注释直接翻译的习惯。语段或文章中心句、表明主旨句、名言、警句等有深刻含义的句子,要重点把握。句法上比较特殊的句子肯定是把握的重点。(比如:倒装句、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等等)
3、对文意的理解,要筛选和提取信息。历次考试中明显地反映出来,很大一部分学生审题不清。造成答非所问现象,从而导致失分。所以我们要教给学生:
(1)准确全面地审清题干,弄清指向。
(2)对文言文段要总体把握。
(3)题型是客观题,要排除不合格信息。不合格信息包括:理解片面,节外生枝、望文生义,有意增减内容,不符原意等。
4、学会归纳内容要点,概括评价主要思想内容。
近年来文言文试题中也出现了相当的主观题,前面的分析已经讲到,对于文本中人物的理解和对文本思想内容的理解也成了必要的考试内容。这是考查对阅读材料整体上进行综合理解的能力。但考查的方式不固定,有主观题,也有客观题。所以这块内容应该也是我们需要重点复习的。
5、课外语段。
几年的教学实践,老师们可能都有这种共识,课外语段考查是最头疼的。“瞎子摸象”,没一点把握。其实,万变不离其宗,课外语段的阅读练习,是课内知识的延伸,是以课内知识点为基础的,只要我们平时多注意积累、巩固常用文言字、词,应该也是可以过关的。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