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自学辅导教学中培养阅读习惯

来源:学霸去哪儿发布时间:2014-02-28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历来受到教育家和广大教师的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于当今这个知识经济时代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谈不上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在阅读教学中有计划、有意识地培养。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语文自学辅导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科学的阅读习惯

    阅读能力就是对书面语言的认识和理解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的激增,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要求人们具有越来越高的阅读能力。从阅读规律看,学习一篇文章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的过程。从阅读到领悟各个环节的排列是有序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反映了阅读能力层次的不断提高,要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就应在阅读教学中培养科学有序的阅读习惯。例如,学习《七根火柴》一文,先要整体感知课文,了解写什么。速读课文后回答问题:①小说的主人公是谁?②小说紧扣什么线索展开故事情节?③课题为何取名为《七根火柴》?④划出自然环境描写的语句或段落,初步体会其对表现主题的作用。让学生在熟悉感知教材的基础上,再从语言形式到思想内容,认真评点,分析综合,理解怎样写。抓住重点,着重理解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和人物形象描写。课文开头着重写茫茫草地的自然环境,烘托卢进勇苦恼、着急和盼“火”的内心活动,也烘托出“火”和“火柴”的珍贵。结尾部分写篝火,烘托战士们的欢乐情绪,说明七根火柴的巨大作用,歌颂无名战士的高尚品质。课文中对无名战士一举一动,一言半语,一个眼神,一种神色描写细腻,既体现了无名战士生命垂危的特点,又表现他无限忠诚党的革命事业的顽强精神。然后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鉴赏、评价作品内涵,体味写得怎么样。学生依据对课文的理解,见仁见智,各抒己见。如对课文以小见大写法的赏析;对课文围绕七根火柴展开故事情节,塑造人物,表现主题的分析;还有对文中生动、形象的比喻句的鉴赏等。

其次,从阅读方式看,要结合学生特点,在阅读实践中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循序渐进地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具体的阅读方式有朗读、默读、速读、精读等,在自学辅导教学的“读练”流程中,以速读、精读为例看阅读习惯的培养。①、初中学生已具有一般的阅读能力,只要认真训练,都可以具有速读能力。开始时注意求稳、求慢,使学生有个适应过程。先是每分钟阅读100-150字,然后逐渐加速,每分钟速读300-400字,到每分钟达到500-600字。能说出记叙文的六要素;议论文的三要素和引论、本论及结论的结构;能找出说明对象及其说明特征,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等;能说出小说三要素;文言文能复述课文内容。在此过程中还要进行集中注意力训练,排除一切杂念和干扰,专注于阅读,扩大视幅,使阅读幅度由点(一个个字),扩大到线(一行行字),再扩大到面(一段段文字或整页书)。当速读训练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就能成为习惯,成为了习惯才能随时运用。②、精读,就是要对文章深入细致、逐字逐句,咬文嚼字地进行阅读,从整体把握到细节领悟,既洞悉文章内容,又弄清写作上的特点。初中学生读书往往存在不求甚解的毛病,“只学皮毛、不入骨髓;只解大意,不求规律;只涉藩篱,不求堂奥”。如果在“读练”环节中,教师紧紧

 

 

(1)

抓住“评点”这个关键,培养精读文章的习惯,学生读书才能有所收获。例如,每节课都有20分钟左右时间让学生在通读的基础上,对文中的字、词、句、段进行评注,记下对字、词的理解、认识,对写法的分析和评论,同时完成旁批上编者提出的问题。然后进行创造性的作业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是经常训练,反复强化,日积月累,学生的阅读潜能就能不断开发,阅读习惯自然形成。

    二、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读书动笔,能够帮助记忆,掌握书中的难点、重点;有利于储存资料,积累语言;也利于扩大知识面,提高分析综合能力。老师要在学生入学之日起,就要求他们读书脑手并用,要心有所感,笔有所记,随时在书上圈点勾画,写下读书的所思所得。对书中的重点、难点、精彩之处画线,做各种符号,如直线、双线、曲线、圆圈、黑点、箭头、方框、疑问号、惊叹号等,用不同颜色的笔画线,以示区别。这种方法简单易行,边读边画,不易分散精力,还可多次标示,加深理解。同时,还要对所读的内容有所评论,或赞同、或反对、或存疑,用简短语言写在空白处。这种方法具体深刻,能把自己的想法、灵感及时捕捉到并用文字记录下来,阅读的效率会更高。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很多人体验、总结出来的良好的读书方法,持之以恒,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愁何不能形成?

    三、捕捉语言信息的习惯

    语文自学辅导教材的结构包括了“学习要求”、“复习旧知识”、“课文辅导”、“旁批和评点”、“思考和练习”等五部分,这些都为学生准确地理解课文提供了重要信息,老师在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很好地加以利用。然而更重要也是最根本的是要善于引导学生捕捉课文中的语言信息。语言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既可以明确地显示信息内容,也可以隐约含蓄地表达信息内容。要真正理解文章的内容,就要对明示性信息和隐含性信息吃透并内化。

   (一)捕捉明示性的语言信息

    明示性的语言信息内容就是在文章中作者清楚明确地表达出来的。首先,要善于引导学生捕捉文章开篇和结尾的语言信息,这些语言信息往往是文章的主旨中心所在,至关重要。如《谈骨气》开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开宗明义,提出论点,然后从古到今,从士大夫阶层到平民百姓,到知识分子等不同角度展开论证,有力地表现了“有骨气”是我们中国人的优良传统。阅读时能捕捉到这些信息,便能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教学效果。其次,要善于引导学生捕捉文中反复出现的语言信息。如《白杨礼赞》一文的第1、4、6、8等几个自然段反复出现“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这个句子,作者反复强调,旨在把其作为文章的抒情线索:白杨树生长环境不平凡,外部形态不平凡,内在气质不平凡,进而揭示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在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去捕捉这些语言信息,将会提高阅读的质量和效率。

   (二)捕捉隐含性的语言信息

有些文章作者采用比较婉转含蓄的方法表情达意,字面上没有直接表现,这就要求读者经过认真反复阅读才能理解,感悟文章所传递的隐含性的语言信息了。①、学习鲁迅的作品、外国作家作品及那些与学生时代有距离的作品,可以引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和写作背景来理解隐含性的信息。例如学习《故乡》,联系作者当时写作背景和时代背景去理解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凄苦,体会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②、联系修辞方法和表现手法来理解隐含性的信息。如《海燕》一文中多处采用象征手法和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还有长短句的交错运用,抑扬正反句相结合等,只要引导学生捕捉这些语言信息,就不难理解课文的内容了。此外,还可以联系上下文去领会隐含性信息,或通过作者的思想感情倾向等去体会隐含性信息。总之,在阅读教学中要经常有意识地培养学

 

 

(2)

生捕捉课文前、课文后和课文中的语言信息,并使学生养成习惯,学生的阅读定会受益匪浅。

    四、质疑问难的习惯

    质疑问难的过程是思维的过程,是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过程,也是深化认识的过程。要质疑,必须经过深入思考才能“发现问题”。善于质疑问难的学生往往是思路敏捷,思考深刻,在阅读中处于主动地位的。对于那些习惯于上课“认真听讲”的学生,或那些只会按课文旁批提出问题作答的学生,要求他们“于无疑之处生疑”有一定的难度。老师要加强指导,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敏感性。例如,在深入阅读课文的阶段,常以诸如“为什么”“怎么样”“怎么会”等询问形式去发现问题,细细思考、分析:那么大的济南城看上去怎么会像一个睡在摇篮里的婴孩?(《济南的冬天》)父亲为什么非要到车站送儿子?(《背影》)农民在丰年多收了三五斗为什么还那样失望、生活那么凄苦?(《多收了三五斗》)课文中一些“自相矛盾”之处,往往也是问题之所在:同是吃豆和看戏,为什么前后感觉却不一样?(《社戏》)《故乡》前面说“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故乡,离开故乡时却又说对故乡“毫无留恋”,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心境?《七根火柴》描写无名战士牺牲后,卢进勇的眼睛模糊了,“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象一支路标”,“模糊”与“清晰”本身是自相矛盾的,但又同时运用,有什么寓意?……这些自相矛盾的地方,只要学生细读深思,就能发现问题。还有一些课文,由于历史时代局限,资料局限以及认识局限,会存在不完美的一面,应引导学生敢于质疑。例如,笔者在教学《荔枝蜜》时,就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文章写的是普通人,然而读过之后,感觉作者写的人和事,不亲切,不切近读者,这是因为作者没有真实反映生活。还有学生说,杨朔散文构思精巧,但读多几篇发现都是一个模式,如《香山红叶》、《茶花赋》等都如出一辙,没有新意和创意。笔者及时肯定了学生敢于怀疑权威的精神。实践说明,要提高学生思维的敏锐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要积极鼓励学生培养质疑问难的习惯,敢于怀疑教材,敢于怀疑老师,而且鼓励学生勇于坚持自己的意见,争取找到更多理由说服老师和同学们。磨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因为新世纪需要这种锐气。

    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是自学能力的内容和标志之一,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前提。习惯,作为一种活动倾问的动力定型,同活动的自觉动机和意志坚持有很大关系。所以,教师在阅读习惯的培养上要把“愿读”意向作为“恒读”习惯的先导,同时提供循环训练,反复刺激的实践情景,帮助学生努力因“习”而“惯”。(3)

 

 

 

    更多精彩文章

    • 美——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佳境界
    • 作为人文的语文教育
    • 文学家和语文教师
    • 现代教学手段运用于语文课堂的原则
    • 在语文中体验美感
    •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设计
    • 教育专家刘国正直指语文教学误区
    • 语文教育的迷误——访钱理群教授
    • 中国语文教育有问题!
    • 语文教师是一个悲壮的角色
    • 感悟:课堂上比安静更重要的是什么
    • 关注教师在课改中的精神视界
    • 探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尝试
    • 语文中考新闻创新题专题复习
    • 让作文教学放射出“人文性”的光芒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