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小学生经常出现计算错误的一些认识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4-05-23

许多小学生进入中、高年级阶段后,计算的正确率大大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对大量的错例分析后可知 ,计算法则未掌握造成的仅占一小部分,而大多是由一些不良的心理素质及其导致的不良计算习惯所致。 
  其一,缺少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学习心态。如由于写字了草,结果是0、6不分,1、7互变,4、9混同等 。由于学习用品不齐,一些学生连像样的一支铅笔,一块橡皮都没有,书写时乱涂乱改,在涂改中不仅卷面不整洁,而且常产生误看、误写的错误。由于铅笔太粗或太细,造成书写上的模糊而出错。计算不论数的大小,能口算的全部口算,有的虽有算草,但写得乱七八糟,有些学生一次练习或测验下来连一张草稿纸都没有,而直接写在桌面上,垫板上,甚至手心手背上,思想上的不重视,必然导致计算上的经常出错。 
  其二,缺少计算后必须检验的良好习惯。其中一些学生学习过于自信,计算后从不检验;而有一些学生只想作业尽快完成,根本就不想检验;更有一些学生知道自己无把握全部正确,就依赖于家长代为检验或等教师批改后,有错再检查订正。由于上述这些不正确的心态,许多学生就养成了计算后不检验的坏习惯。
  以上这些分析在我自己的实践教学中都真实地体现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而且这种现象在三年级学生身上体现的最为突出,作为数学老师我们应采取积极的措施改观这种现象。

    更多精彩文章

    • 错误——教学的宝贵资源
    • 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 〈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 用新课程理念反思计算教学
    • 变学习错误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资源
    •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反思
    • 《梯形的面积计算》教学反思
    •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反思
    •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反思
    • 《圆环的面积计算》教学反思
    • 《在欢乐的节日里》课后反思
    • 《小数点位置移动》的教学反思
    • 二次函数复习课案例及反思
    • 当学生在问题面前卡壳时
    • 一年级数学“加倍与一半”教学反思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