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学生在问题面前卡壳时

来源:网络收集发布时间:2014-06-10

问题是构成课堂教学最基本的元素之一,所谓教学过程,亦正是学生“生疑—辨疑—解疑”的过程。
  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时,我为学生口述内容:老师这有一道很难解决的问题,想请同学们帮一下忙,我有56.28米布,做一条短裤要用布0.67米,能做几条短裤?学生很快列式,并尝试计算,结果出现了0.84条和84条两个答案。老师问:你能把你的想法、算法告诉大家吗?学生肯定84条正确,但道理一时说不上来,我乘机煽动:再研究以下,看哪组的理由最充分,最能让大家心悦诚服。这时,学生的积极性异常高涨,经过一番讨论、研究,最后得出:一、把题里的单位改写成厘米来计算;二、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着两种方法一出现,让所有的学生心服口服。在总结计算法则时,我们还共同制订了小窍门,那就是注意“二变,三点”,“一变除数为整数,二变被除数同位数。一看除数小数点,二看被除数小数点,三看商的小数点。”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体会到,学生在问题面前卡壳时,教师不能过急,更不能包办代替,给学生时间,旁敲侧击、或略加点拨,问题总会有办法解决。
  

    更多精彩文章

    • 让学生在玩中放飞思维,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分类》教学案例
    • 让学生在策略的启迪下学习--对两个导入片段的思考
    •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数学(反思)
    • 生动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真实的感受中领悟数学的魅力
    • 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取数学知识
    •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数学
    • 《小数点位置移动》的教学反思
    • 二次函数复习课案例及反思
    • 当学生在问题面前卡壳时
    • 《在欢乐的节日里》课后反思
    • 一年级数学“加倍与一半”教学反思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