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结构教学论纲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4-12-03
面对这种情况,究实而论,“工具论”着眼于语文的学科性质,比较准确地道出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特性;而“人文论”则从“人的发展”的内在机制的激发和培养方面,明确了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两者本是互补而非对立的关系。虽各有侧重,但并不矛盾,为何二者要陡起争端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二者都只从自己的局部去考虑问题,而未能从宏观上去廓清语文学科和语文教学的异同。就其共同点来说,既非“工具论”所说的“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也非“人文论”所说的“以流动于课文言语中的真善美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去规范、提升学生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而是二者相对独立相对固定的特殊有效的结构现象。语文学科所包含和研究的对象是语言自身及其组合规律即结构,而语文教学所包含和研究的对象是教师教授语文的途径、方法和规律以及学生学习的途径、方法和规律也即结构。这样一来,无论是从语文学科学习的材料属性,还是从教与学的角度来看,都要抓住“结构”这一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