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

来源:网络收集发布时间:2014-12-19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职责是教,学生的任务是学,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是决定着学生学习的内容,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方式。最终导致,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想学。导致学生只会教师教的,磨灭了学生的个性。
在新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把主宰课堂的权利交给学生,要的就是学生能够凸显主体性、表现个性、解放创造性。我们教师上课也不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补充、启发、帮助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1、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应从日常生活入手,力争从息息相关的生活中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数学,感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初步体现与现时生活的联系。
2、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各位老师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很好!说得真好!你懂得真多!你的想象非常丰富!真聪明!你的证明很有说服力!你的解法非常棒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同时教师经常赞赏学生,能促进师生间的融洽与友谊,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3、尝试“做中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做中学”的基本流程是“学生提出问题→假设和猜想→分组讨论→调查和研究→得到并介绍自己的成果→结论→学生能力评定”,它与课改的思想观念是不谋而同的,其最终目的不是让学生学会如何获取优秀的考试成绩,而是学会如何应付未来的挑战。

    更多精彩文章

    • 数学教学课改反思——如何吸引住学生
    • 对于学生数学成绩评定的几点思考
    • 案例《让“意外”发言的学生把话说完》
    •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圆的周长”教学实践与反思
    • 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体会与反思
    • 三、提高学生,先要提高教师
    • 二、数形结合,展现知识的魅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 “学生插嘴”的分析与对策
    • 让学生真正喜欢数学课
    • 面向全体学生与注重个别差异
    • 《小数点位置移动》的教学反思
    • 一年级数学“加倍与一半”教学反思
    • 《在欢乐的节日里》课后反思
    • 二次函数复习课案例及反思
    • 当学生在问题面前卡壳时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