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改,让我们喜来让我们忧

来源:乐学堂发布时间:2015-01-22

———一个乡村中学课改的收获与困惑

   金 坛 市 登 冠 中 学      李 国 斌 

新世纪初,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层层推进。这次改革,步伐之大,范围之广,速度之快,是前七次课改中不可比拟的,这是一个将实现中小学课程由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我校教师也以极大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积极地投入到这此改革的潮流之中。为适应教育改革,我组立足于实际,通过组织学习、培训,使教师“洗脑”“充电”、提高了素质;通过制度创新,为推进新课程改革建立了保障机制;通过一系列实践探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获得了新的体会,也感受到了一些现实性的困惑。

策 略:

一 为推进新课程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抓机遇,“洗脑”转观念,“充电”强素质。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观念影响人的一切具体行为。为推进教育改革,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其次才是素质和技术提高。为此,从2001年3月起,全组教师无一人没进行“洗脑”,在此过程中,参加省市级组织的培训学习先后共计一百余人次。同时,本组自行邀请专家、讲师团来校做报告,上研讨课达十余次。并与兄弟学校语文组随时交流,在校领导的组织下,本教研组曾到武进的礼河中学,本市的洮西中学,薛埠中学,直溪中学,建昌中学,西阳中学,茅麓中学进行了参观学习,习得了先进的管理理念,丰富了较科学的课堂教学经验。为了使新课程能更好地推行下去,本组成员在校领导的支持下积极地外出进修、学习。现我校教师获得本科学历或考上本科的达87.5%。

二   为推进语文课程课改,大胆尝试开展科研。

2002年3月,我校邀请了原市教研室任建中主任向全校作了“如何开展教科研工作?”的学术报告。2002年4月,在原李立申校长的带领下,承办了常州市级青年招标课题“转变学习方式,优化学习策略”的子课题——“学生学习中的误区矫正策略的研究”的研究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教研组与它组成员一起克服种种困难,边学习,边实验,边总结,边修正。在实践的基础上,收集整理相关的较典型的课例,探求原由,用理论加以分析和解释,以论文的形式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我组前后有针对性的论文共有二十多篇。

三  为新课程改革助力,采用新科技,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每一次新技术的产生,都会带来人们观念、行为方式、对象内容的革新,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大变革。现在我校此项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在硬件建设方面,在市教育局的支持下开通信息宽带网,校园内建好了局域网;上学期又添置了三台实物投影仪。校园局域网建成后,我们语文教师通过网络来学习、查寻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等;学生可以在虚拟网络上实现资料查寻,适时地进行网络化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全组成员基本都能用电子表格实现班级数据管理,校园网建成后,信息技术已成为推进我组新课程改革的动力。
    现象:

一  教师有了变化

新课程让我们的教师在挑战中有了明显的变化,时常在困惑的探寻中得到进步,通过学习和培训、实践和反思,广大教师已经逐步树立起了新的教育教学观念,这些新的观念主要体现在学生观和教学观上。
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突破和超越了学科本位的观念,反映在教师身上,就是学生意识的形成:首先是学生本位意识,一切以学生为本,心中装着学生,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身心健康、人生幸福,这与传统的以学科为本位的“目中无人”的教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次是学生主体意识,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第三是学生个性意识,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人,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已经成为我校教师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
在教学观上,我校教师已经认识到,以前的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的方式已经不适应新课程的需要。自觉把教学定位为师生交互、共同发展的过程,即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求得新的发现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唱独脚戏的现象少了,而与学生交流、沟通、合作、互动的现象明显多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积极倡导老师独自“唱戏”时间一般不超过25分钟,我们力求压缩到三分之二甚至更少,把学习的权力真正还给学生。
新课程促进我组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拥有者不断地转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帮助者、合作者;从尊贵者、训导者、管理者转向引导者、激励者、服务者。教师的行为出现了新变化: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策略;尽量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二 学生有了变化
经过近两年的实验,“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在实践中得到了体现,我校学生的变化和进步是明显的。笔者通过对教师、家长和学生的接触与访谈中感受到,学生明显喜欢学校,变得爱学习了。学生为什么变得爱学习,喜欢学习了?福建师范大学课程中心的余文森教授说,当学习来自外在的要求、强制时,对学生来说,学习就会成为一种负担、压力,学生的体验是痛苦的、苦涩的甚至是痛恨的,苦学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学习行为。如果学习是来自内在的,发自内心的,是学生自己的精神需要,它就会成为一种欢快的、愉悦的活动,学生的体验是幸福的,乐学才是一种可持续性的学习行为。

在新课程下,语文教材本身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教材内容上改变了“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状况,加强了与学生生活和经验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的变化带来了学生的变化。以前我们的课堂总是力求整齐划一,把不同的学生培养成为同样的学生,着力追求的是千人一面。而新课程要求学习方式由单一性转向多样性,于是我们提倡让学生在读中学、玩中学、做中学、听中学,在思考中学习、游戏中学习、合作中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我们还积极倡导和实践学习方式的个性化,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交流和表达能力提高了。我们大力提倡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交流研讨活动中学习。所以在课堂上,学生们能经常交流各自的学习心得,交流彼此的看法,交流思想情感体验。教师则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真实的感受。

在共同的合作下,学生质疑创新能力相对有所提高。在探究发现活动中学习,从而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思考、质疑、批判、发现、求证的过程,学生能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发挥,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得到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不仅专门开设了让学生动手实践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老师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课本剧、小品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操作实践机会,进行亲身体验。

三  课堂教学有了变化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已经开始由传统的知识性教学转向现代化的发展性教学,说实在的在课程的改革中,我们的老师还是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一些疑虑,不过老师们还大着胆子尝试着新的方式。新的教案明确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这与我们以前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是截然不同的。体现在突出过程与方法的地位,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象、质疑和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融合起来了,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课堂中我们也尽量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 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其次,课堂教学活起来了。在以前的教学中,“闷课”是较为普遍的现象,我们教师常照本宣科满堂灌,学生听得较乏味。现在我们的教学过程 开放了,教学时空也变得开放了,学生得到了解放。在以前的课堂中,学生受到诸多的限制、而显得压抑、因而变得唯唯诺诺,俯首贴耳,盲从依附。而在现在的课堂中,我们的学生被赋予了更多的自由和权利,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在以前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把教材当成学生学习的惟一对象,现在我们可以敢对教材进行适当补充、延伸、拓展、重组,把教材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和融合,同时鼓励学生对教材的质疑和超越,“过程”开放了。我们的课堂教学不再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而是强调预设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分,不再让活人围绕死的教案转,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或是灵感顿悟,可以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时空”开放了,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空间较为封闭、狭小,眼界限于书本,新课程突破了“课堂教学就是教室里上课”的传统观念,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不再只局限于教室,拓宽到生活和社会的各个领域,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实践中去学习;学生学习活动的对象也不再只限于有字的教科书,而是延伸至整个自然界和社会这部“活”的无字书。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进行教学!如我校一位教师在上《恐龙无处不有》一文时就充分且很好地利用了中华恐龙馆资源。
课堂的“活”,表面上是课程的内容活、形式活、情境活,实质上是我们师生双方的知识活、经验活、智力活、能力活、情感活的一种外在表现。

 收获:

这几年,在全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收获些许星光,得到了上级领导肯定与认可。在新课程的培训过程中,李学东的论文《浅谈新课程标准与初中阅读教学》和耿忠良老师所撰写的《新课程下,语文课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都获得“第一届全国中学语文教师论文大赛”中三等奖。,在课题研究方面所撰写的论文共计二十余篇,其中在省市级的论文评比中获得不同等次奖项有二十余篇,原数学教研组长王国忠同志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多篇相关教育教学论文,尤其是副校长李学东在积极探索中笔耕不辍,先后在国家、省市级的论文评比中,获得不同层次的奖项有十多次,在2002年度被授予“金坛市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称号,在新课改的优秀课评比中,李国斌获语文学科类的一等奖,耿忠良获直溪片语文评优课一等奖,在2004的春学期,颜志新老师在金坛市的历史优秀课评比中获市一等奖。

 困惑 : 

在这一路上,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这些兴奋的日子里,我们经历了诸多风风雨雨,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成绩,获取了些欢乐,然而由于我组教师能力有限,学校条件所制,加上社会大背景因素,我们又感到了诸多困惑。

 困惑一  语文课堂中学生的个性与班级的整体性如何兼顾?新课程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给学生尽可能多的个性发展空间,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可现在仍实行大班化教学,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在尊重学生的个性的同时,无法把握班级的整体性!

困惑二 在基础课程体系中的一个结构性突破就是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它关注学生在这一活动过程 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创造性的表现,对其评价的多元性难以把握,对其生成性比较模糊,所以什么样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才是较科学的?

困惑三

我们在教学中虽然拓宽了时空,开放了过程,但是对于非课本的课程资源很多时候难以舍取,如何筛选?怎样开发和利用?这些都是我们当前与课程改革不够协调的现状,这也是我们的一大困惑!

困惑四

在新课程的影响下,改变了对学生的评价,我们除了运用传统的评语式的质性评价外,新增了一些质性评价方法,如行为观察、学习日记、情景测验等,我们建立了学生成长材料袋,在评分的时候我们也尽量采用多元智力理论,可上级最终一锤定音的评价而是文化测试,(中考)这在当前是一个不争的现实,再者,在当前的大社会背景下,我们的家长对学校的评价并未随着新课程的理念而转变,中考成绩若不够理想,学生纷纷“逃离”,到时这无米之炊怎为?这是不可否认的现实忧患,笔者敢妄言一句,具有这种忧患与困惑的学校不在少数。这肯定是认识上的一种局限性,不过这种局限却有很强的现实性。

我们在新课改的浪潮下,奋勇搏击,和着时代的节拍摒弃着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在新的理念里我们擦出了一些小的火花,但愿“星星之火”最终燎原。介于本组能力所限,课改过程中必定欠缺课改精神,有些理念与课程方法相悖,我们对新课改的认识还很浅陋,不足之处恳请专家同行批评指正。                                                                     

参引资料:

1 赵小雅  《课改两年,课堂在变化》      《中国教育报》2003年5月16日第4版

2 郭永福 《要处理好课改中的若干关系》 《中国教育报》2003年12月27日第3版

3 李建平《新课程:拒绝表演课》 《中国教育报》2002年5月26日第1版

4 李朝明《新课程新在哪里》       《中国教育报》2002年4月25日第8版

5  黄赐义《实施新课程的困惑与思考》《语文教学通讯》初中版 2004年第9期

6  游铭钧著 《论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7《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4月第一版

 

 

 

 

 

 

    更多精彩文章

    • 美——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佳境界
    • 作为人文的语文教育
    • 文学家和语文教师
    • 现代教学手段运用于语文课堂的原则
    • 在语文中体验美感
    •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设计
    • 教育专家刘国正直指语文教学误区
    • 语文教育的迷误——访钱理群教授
    • 新课改下的困惑
    • 中国语文教育有问题!
    • 探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尝试
    • 关注教师在课改中的精神视界
    • 语文中考新闻创新题专题复习
    • 让作文教学放射出“人文性”的光芒
    • 感悟:课堂上比安静更重要的是什么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