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复习课)实践与反思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3-02
教学内容:浙江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第十册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性质等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初步学会根据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整理有关分数知识,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3、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培养主体意识和数学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重点:知识的整理及应用难点:综合运用教学设想:1、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往我总是带着学生进行复习整理,就算是放手也是在教师的提示下进行的,学生的自主性、个性被压抑着。为此,我力求突破传统复习课的教学方式,尝试运用“课堂自主整理——集体交流点评——复习综合提高”的步骤,通过学生之间、组与组之间、师生之间的集体讨论,相互交流、补充、完善,相互质疑、辩论、评价,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取长补短,张扬个性。2、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新《课标》把学习方式作为学习数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归纳复习与整理的方法。整理过程中,鼓励学生用合理、简洁、清晰、有特色的形式进行整理,借此培养学生独特的个性品质和创新意识;在相互评价整理情况时,引导学生比较归纳总结出根据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整理的方法,并鼓励学生今后用这种方法去整理其他知识。这样从整理和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获取知识的方法、步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