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3-14

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将"以知识为中心的"的课程和"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整合成"以情景为中心"的课程,与之相应的课堂教学设计也需要重新确立新的理念。

本节课的设计理念主要体现的是"以情景为中心"的课程思想。我力把"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体现在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更多地侧重于促进学习者的发展,更多的关注学习者学习能力,习惯和态度地形成,关注学习者的主动求知与实践参与,关注学习者的价值观念于情感态度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因此,我在制定这节课的目标时,除了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还包括培养学生高层次的数学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且,有些问题即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一旦呈现在他们面前,他们往往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所以,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原有经验,他们在学习新知之前,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积累。以此为依据,我在导入新课时,以实际情景导入情境的创设,根据学生原有认知水平,进行教学,这使学生感到与他们原有知识经验的不协调,从而产生学习的认知需要,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解决问题,除不尽时要取近似值;同样,再教学时,再让学生尝试计算,学生再一次发现问题,虽然得数能除尽,但根据实际生产、生活的需要,并不需要很多小数位数,这时也要取近似值。 “求商的近似值与积的近似值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这些环节时,我通过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表达、学会交流。

整节课基本上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体现了"以情景为中心"的课程思想。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有些细节方面不是把握得很好。

1、生活语言运用得不够贴切。

2、时间把握不够。本着“以学生发展”的理念,我设计了一系列联系学生实际的练习题,但是一节课下来,有几道练习题来不及讲完。究其原因,除了本节课的计算量比较大,导致时间不够,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应该学会调整课堂的结构,如有些题目只要学生学会判断商是否要取近似值,以及取几位小数,这样可能课堂的效率可能会更高。

2008年11月

    更多精彩文章

    •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
    •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学反思
    •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 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 2005年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教学反思
    •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 《年月日》教学反思
    • 《连乘应用题》教学反思
    •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 高一数学教学反思
    • 二次函数复习课案例及反思
    • 一年级数学“加倍与一半”教学反思
    • 《在欢乐的节日里》课后反思
    • 当学生在问题面前卡壳时
    • 《小数点位置移动》的教学反思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