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中若干问题的反思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3-24
从实际出发的无原则“少讲”的现象,整个课堂基本上就是学生看书.模仿练习,教师讲得很少,写得很少,自以为这就是在实施新课改。
自学属于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范畴,但新课程并没有要求每一节课,每一个知识点都让学生自学,也不是要求学生没有目标、没有程序地泛泛看书,更没有要求教师不讲或不分清红皂白地少讲。自学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比较简单、容易理解的内容,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获取知识,但为了防止学生自学流于形式,抓不住关键,自学没有目的性,教师必须有计划地选择部分内容,设计分层递进式的自学提纲,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自学,才能取得自学的效果。对于教学的难点、疑点、易混易错点,教师必须讲解,仅*学生自学就达不到目的。例如,学习《相反数》这一节时,什么是相反数、辨认两个相反数,可以让学生自学,但相反数的几何意义和运用相反数的意义化简符号,就需要教师讲解。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学。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就是“自主探索”的学习,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分为接受式探究和发现式探究,自学即为接受式探究学习。
二、不能片面强调探究活动,而忽视双基的落实
探究就是探讨研究,它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个学习过程,它是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参与探究知识的活动。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许多教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把某些知识的教学由过去的传授知识变为探究知识,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情感,提高了学习质量。但有些教师片面强调探究活动,不管是否必要,一节课安排十几个探究活动,接二连三地组织相互讨论,看起来学生都在主动地学习、探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但仔细观察一下便会发现,只有少数学生在探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少数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验,大多数学生在说笑、看热闹,活动完成以后.还不知道自己学了些什么。有些问题一看就懂,一点就明,但有些教师为了体现新课程倡导探究式学习的理念,兜了很大个圈子,设计了探究活动,让学生去观察、猜想,这种形式主义的做法既浪费了时间,又没有达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
新课程倡导学生探究学习,但并没有要求无论什么知识点的学习都得是探究学习,更没有要求淡化双基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设计一些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有一定思维含量,有一定层次性,能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探究活动,并能通过这一探究活动,让学生获取新知,形成能力。例如,在学习《平方差公式》这一节时.就可以设计一个发现平方差公式的探究活动,教师先出示四个计算题: (1+2x)(1-2x) , (2 ɑ +3)(2 ɑ -3) , (100+1)(100-1) , (X-6)(X+3) ,请学生们用多项式乘法进行汁算,通过计算,让学生观察、比较计算结果,发现平方差公式。但在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时,就不需要设计探究活动,只需对照公式反复训练就可以达到目的。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又落实了双基。
三、不能片面强调能力训练。而忽视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必须建立在以知识为载体的基础上.没有知识不可能形成能力,更谈不上有创新精神。教学中,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都是培养学生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过程,都应受到重视。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有些教师对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不予关注,对
自学属于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范畴,但新课程并没有要求每一节课,每一个知识点都让学生自学,也不是要求学生没有目标、没有程序地泛泛看书,更没有要求教师不讲或不分清红皂白地少讲。自学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比较简单、容易理解的内容,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获取知识,但为了防止学生自学流于形式,抓不住关键,自学没有目的性,教师必须有计划地选择部分内容,设计分层递进式的自学提纲,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自学,才能取得自学的效果。对于教学的难点、疑点、易混易错点,教师必须讲解,仅*学生自学就达不到目的。例如,学习《相反数》这一节时,什么是相反数、辨认两个相反数,可以让学生自学,但相反数的几何意义和运用相反数的意义化简符号,就需要教师讲解。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学。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就是“自主探索”的学习,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分为接受式探究和发现式探究,自学即为接受式探究学习。
二、不能片面强调探究活动,而忽视双基的落实
探究就是探讨研究,它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个学习过程,它是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参与探究知识的活动。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许多教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把某些知识的教学由过去的传授知识变为探究知识,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情感,提高了学习质量。但有些教师片面强调探究活动,不管是否必要,一节课安排十几个探究活动,接二连三地组织相互讨论,看起来学生都在主动地学习、探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但仔细观察一下便会发现,只有少数学生在探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少数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验,大多数学生在说笑、看热闹,活动完成以后.还不知道自己学了些什么。有些问题一看就懂,一点就明,但有些教师为了体现新课程倡导探究式学习的理念,兜了很大个圈子,设计了探究活动,让学生去观察、猜想,这种形式主义的做法既浪费了时间,又没有达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
新课程倡导学生探究学习,但并没有要求无论什么知识点的学习都得是探究学习,更没有要求淡化双基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设计一些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有一定思维含量,有一定层次性,能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探究活动,并能通过这一探究活动,让学生获取新知,形成能力。例如,在学习《平方差公式》这一节时.就可以设计一个发现平方差公式的探究活动,教师先出示四个计算题: (1+2x)(1-2x) , (2 ɑ +3)(2 ɑ -3) , (100+1)(100-1) , (X-6)(X+3) ,请学生们用多项式乘法进行汁算,通过计算,让学生观察、比较计算结果,发现平方差公式。但在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时,就不需要设计探究活动,只需对照公式反复训练就可以达到目的。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又落实了双基。
三、不能片面强调能力训练。而忽视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必须建立在以知识为载体的基础上.没有知识不可能形成能力,更谈不上有创新精神。教学中,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都是培养学生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过程,都应受到重视。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有些教师对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不予关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