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人口的急剧上升
来源:互联网发布时间:2009-06-19
我国先秦时期的人口,到战国时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飞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区开发与居民点的密布战国时期封建制取代奴隶制,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由于铁器牛耕在农业上的广泛使用,既促进了农田的大量开垦,又提高了耕作技术,社会经济大大发展,使春秋时期原散于各国之间的“隙地”,陆续得到开发。大小城邑和新的居民点,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也”,“三里之城,七里之廓”比比皆是。时齐国已是“邻邑相望”,“鸡鸣狗吠之声相闻,而达乎四境”;魏国则“庐田庑舍,曾无刍牧牛马之地。人民之众,车马之多,日夜行不休,已无异于三军之众”。又齐国孟尝君封于薛(今山东微山东北),有户六万⑥;秦吕不韦封文信侯“食河南洛阳十万户”,有“家僮(奴仆)万人”,“食客三千”。从封地户口之众,也反映了当时人口的稠密。
(2)都、邑的兴起与繁荣战国时期各国都城的规模很大,齐都“临淄之中七万户”,大街之上,“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反映了封建社会早期城市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繁华景象。据考古发掘,当时临淄由大小二城组成,大城周二十公里,小城周五公里,“面朝后市”,规模宏伟。赵都邯郸、韩都郑、燕下都武阳等几座战国古都遗址,也颇具规模,都有手工业作坊和市场,反映了战国时期大城市“百工居肆”、商业繁盛的面貌。其他见于记载的如楚都郢“车毂击,民肩摩,市路相排突,号为朝衣鲜而暮衣弊”。魏都大梁、宋都睢阳、楚都陈及寿春均因鸿沟水系的开凿,成为重要的经济都会而被定为国都。卫都濮阳因地处濮水之北,交通便利,为三晋及齐货物的集散地,而成为人口集中的繁荣城市。其他还有许多大商业城市的兴起,如燕之涿、蓟,魏之温、轵,韩之荥阳,楚之宛,郑之阳翟,三川之二周(指成周洛阳、东周巩二城)等,无不“富冠海内,皆为天下名都”。其中宛是著名的冶铁手工业和繁荣的商业城市,至东汉时人口冠于全国。又宋的陶邑地当菏、济之交,“诸侯四通”,成为“货物所交易”的“天下之中”,手工业和商业都很发达,人口众多,到西汉时以定陶为中心的济阴郡,成为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一个郡。
(3)兼并战争规模的扩大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相互争雄,征战频仍。初期战争的规模一般不超过几万人,如周显王五年(前364年),魏军在石门(今陕西三原)之役败于秦,被歼六万人。到中期,则一次战役投入的兵力常达数十万。如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秦将白起在伊阙(今河南洛阳南)一役,消灭韩、魏联军二十四万人;五十五年(前260年)的长平(今山西高平)之战,秦、赵、韩三国动员兵力更在百万以上,秦将白起生俘并全部坑死赵军达四十万之众。战争的方式也由车阵和正面冲击战发展为大规模的车、步、骑兵混合的运动战。大国之间兼并战争的规模,反映了战国后期人口迅速增长的程度。
(4)先秦诸子人口思想的演变战国前期,先秦诸子提出了许多发展人口的主张。如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云:“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把蕃衍后代看作是人们“奉先思孝”的首要前提,要求成年男女及时婚配,做到“内无怨女,外无旷夫”。荀子也强调:“士之与人也,道之与法也者,国家之本作也”。各国统治者对人口增殖极为重视,秦商鞅公然以邻为壑,“徕三晋之民”,魏国不得不颁布“奔命律”及“户律”以进行抵制。魏惠王并以“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而深为忧虑。但此时对人口增长的论述,已不同于春秋时期。由于人口的繁衍,商鞅在提倡增加人口时,已指出人口与土地必须保持平衡的问题:“民过地,则国功寡而兵力少;地过民,则山泽财物不为用”,主张“民胜其地者,务开;地胜其民者,事徕”。他并提出保持人口与土地二者平衡的比例:“地方百里者,山陵处什一,薮泽处什一,溪谷、流水处什一,都邑、蹊道处什一,恶田处什二,良田处什四,以此食作夫五万”,并称之为“制土分民之律”。
(1)地区开发与居民点的密布战国时期封建制取代奴隶制,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由于铁器牛耕在农业上的广泛使用,既促进了农田的大量开垦,又提高了耕作技术,社会经济大大发展,使春秋时期原散于各国之间的“隙地”,陆续得到开发。大小城邑和新的居民点,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也”,“三里之城,七里之廓”比比皆是。时齐国已是“邻邑相望”,“鸡鸣狗吠之声相闻,而达乎四境”;魏国则“庐田庑舍,曾无刍牧牛马之地。人民之众,车马之多,日夜行不休,已无异于三军之众”。又齐国孟尝君封于薛(今山东微山东北),有户六万⑥;秦吕不韦封文信侯“食河南洛阳十万户”,有“家僮(奴仆)万人”,“食客三千”。从封地户口之众,也反映了当时人口的稠密。
(2)都、邑的兴起与繁荣战国时期各国都城的规模很大,齐都“临淄之中七万户”,大街之上,“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反映了封建社会早期城市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繁华景象。据考古发掘,当时临淄由大小二城组成,大城周二十公里,小城周五公里,“面朝后市”,规模宏伟。赵都邯郸、韩都郑、燕下都武阳等几座战国古都遗址,也颇具规模,都有手工业作坊和市场,反映了战国时期大城市“百工居肆”、商业繁盛的面貌。其他见于记载的如楚都郢“车毂击,民肩摩,市路相排突,号为朝衣鲜而暮衣弊”。魏都大梁、宋都睢阳、楚都陈及寿春均因鸿沟水系的开凿,成为重要的经济都会而被定为国都。卫都濮阳因地处濮水之北,交通便利,为三晋及齐货物的集散地,而成为人口集中的繁荣城市。其他还有许多大商业城市的兴起,如燕之涿、蓟,魏之温、轵,韩之荥阳,楚之宛,郑之阳翟,三川之二周(指成周洛阳、东周巩二城)等,无不“富冠海内,皆为天下名都”。其中宛是著名的冶铁手工业和繁荣的商业城市,至东汉时人口冠于全国。又宋的陶邑地当菏、济之交,“诸侯四通”,成为“货物所交易”的“天下之中”,手工业和商业都很发达,人口众多,到西汉时以定陶为中心的济阴郡,成为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一个郡。
(3)兼并战争规模的扩大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相互争雄,征战频仍。初期战争的规模一般不超过几万人,如周显王五年(前364年),魏军在石门(今陕西三原)之役败于秦,被歼六万人。到中期,则一次战役投入的兵力常达数十万。如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秦将白起在伊阙(今河南洛阳南)一役,消灭韩、魏联军二十四万人;五十五年(前260年)的长平(今山西高平)之战,秦、赵、韩三国动员兵力更在百万以上,秦将白起生俘并全部坑死赵军达四十万之众。战争的方式也由车阵和正面冲击战发展为大规模的车、步、骑兵混合的运动战。大国之间兼并战争的规模,反映了战国后期人口迅速增长的程度。
(4)先秦诸子人口思想的演变战国前期,先秦诸子提出了许多发展人口的主张。如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云:“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把蕃衍后代看作是人们“奉先思孝”的首要前提,要求成年男女及时婚配,做到“内无怨女,外无旷夫”。荀子也强调:“士之与人也,道之与法也者,国家之本作也”。各国统治者对人口增殖极为重视,秦商鞅公然以邻为壑,“徕三晋之民”,魏国不得不颁布“奔命律”及“户律”以进行抵制。魏惠王并以“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而深为忧虑。但此时对人口增长的论述,已不同于春秋时期。由于人口的繁衍,商鞅在提倡增加人口时,已指出人口与土地必须保持平衡的问题:“民过地,则国功寡而兵力少;地过民,则山泽财物不为用”,主张“民胜其地者,务开;地胜其民者,事徕”。他并提出保持人口与土地二者平衡的比例:“地方百里者,山陵处什一,薮泽处什一,溪谷、流水处什一,都邑、蹊道处什一,恶田处什二,良田处什四,以此食作夫五万”,并称之为“制土分民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