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16)
来源:我爱作文发布时间:2012-07-16
2.给加点字注音,并按格式抄写在四行格上。例二:从括号里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写在句中的横线上。1.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 !(留恋、眷恋、依恋)2.掌柜 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果然、居然、仍然)3.盘旋的圆形队和轻快飞舞的鹤姿,悠悠自得,壮观绮丽, 。(美不可言、美不胜收、不胜枚举)4.狄杜勃然大怒,再次下令将俘虏扔进海里,但是奴隶们依旧 。(安然无恙、安之若素、安如泰山)例三:将“一切知识的获得,大都从发问而来”填入下文恰当之处,正确的一项是( )①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②新发明、新创造也常常由发问开端。③能发问、勤发问的人,头脑自然会日益丰富,眼光自然会日益敏锐。④别人不肯动脑筋的地方,他偏会想出惊人的见解;别人以为平常的事物,他偏会看出不平常的道理。A. ①句前 B. ①②句之间 C. ②③句之间 D. ④句后例四:用常用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病句。1.青年时代,是人的精力充分的时代,只要他方向对头,肯钻肯干,就可以干出惊天动地的事情来。2.当我和妈妈走上天桥时,望着川流不息的人群,都非常激动。3.群山中嵌着宝石样的闪着蓝色光芒的玻璃。4.战士们冒着倾盆大雨和泥泞的道路快速前进。△例五: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1.忆苦思甜《榆钱饭》, 2.一片丹心育桃李, 例六:根据下面句子的格式仿写两个分句。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洒下一片绿阴; , ; , ;这样,生命才有意义。例七:背诵积累。(一)完成上下句。1. ,似曾相识燕归来。2.问渠哪得清如许, 。3. ,便引诗情到碧霄。4. ,蜡炬成灰泪始干。5.万里赴戎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