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23)
来源:我爱作文发布时间:2012-07-16
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1.填入文中空格的词语依次是( )A.虽然 B.往往 C.偶尔 D.则 E.而 F.所以 G.因此 2.文中第③自然段的语序已打乱,请加以调整。正确语序是 3.从文意看,“不求甚解”一语包含两层含义,请加以概括。(每层限15字以内) 一是 二是 4.文章采用先破后立的论证方式,先驳 ,然后倡导 的读书方法。5.文中提到诸葛亮、陆象山的读书方法,这两人读书方法与陶渊明“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完全一样吗?你认为谁的学习方法最好?为什么?答: 6.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说明文末“开卷有益”的含义。答: 例十五: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讳、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讳、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1.下列各组短语中,加点词词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深入不毛——吹毛求疵 B.庶竭驽钝——声嘶力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