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创新与创新作文(2)

来源:乐学发布时间:2014-10-18



  创新就要不断超越自我,它意味着青春和活力。哪一个年轻人不为之神往呢?

  老年人喜欢回忆过去,年轻人喜欢瞻望未来,我喜欢的是杰克·伦敦的一句名言:"年龄随着岁月而老大,青年永远是青年。"是的,青年是人生的春天,春天是生机勃勃的,青春是充满生气的。现代的年轻人都在努力地寻求自我,都在力求显示出自己的个性,喜欢标新立异。这是非常好的,它是走上创新道路的起点。"标新立异"是好事,没有日新月异,社会永远不能进步。但是希望你们注意:"新"和"异"不是"怪",不是哗众取宠,它们是思想方法日趋成熟的结果。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青少年思想方法的发展有着一定的规律性。概括地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可以称为"二重性"阶段,即以"对"和"错"来看待每一件事;第二阶段可以称为"多重性"阶段,这时他们开始明白世界是复杂的,分析事物要注意多角度和多因素,看待一件事可以有多种方法;第三个阶段可以称为"相对性"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懂得要考虑各种不同情况,对待具体事物和问题要作具体分析。

  观察、分析能力来源于日益丰富的社会实践和成熟的思考。相信你们都已经有了一种"成人感",的确,你们正在日趋成熟。那么,努力使自己想得更深沉一点儿,更全面一点儿,使自己成熟得更快一点儿,不好吗?
  这就是一个老年人对你们的期待。

  有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容易激发创新思维。思维空间越广阔,越自由,创新意识就会越活跃。中学生的写作中,随笔往往写得比命题作文好,就是这个道理。

    高考作文是热点,我们不妨就从高考作文说起吧。

  两年来高考作文题目有些什么变化呢?主要有两点:一点是试题(给题目也好,不规定题目也好)的核心是一个话题,另一点是不限制文体。既然是一个话题,就有比较大的自由发挥余地;不限制文体,就更容易适应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容易发挥各自的所长。总之,这两年的题目都力求给考生以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题目的开放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思维空间开阔又会带来一个麻烦,那就是切入点太多不好取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选择切入点,就要尽量发挥自己的优势。现在让我们再拿1999年的题目作例子。那一年的题目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是一个比较宽泛的话题,是一个比较便于自由畅想的题目,它可以写成科幻作品,也可以写成议论文,当年绝大多数考生选择了这两种文体。可是有一位名叫叶冰的考生就善于发挥自己所长,发挥自己擅长人生感悟的特点,写得别具一格:

倾听自己的心跳

叶冰

  "我在世上走着,记忆是唯一的行李。"

--西谚

  一个走完自己漫漫一生的人,一个经历过无数大是大非大起大落的人,一个可以用白须白发捋起智慧的人,可能早已学会用淡漠悠远的目光看喧嚣的尘世的人--我们称其为老人。记忆是老人守了一生的财富,所以越老越单纯的人,他们的平静恬然都来自于这笔别人无法掠夺的财富。在与暮色相伴的时候,数曾经的日子,听自己的心跳,是一种幸福。

  一个初入尘世的人,一个未经风雨的人,一个用懵懂目光看一切的人--我们称其为孩子。记忆是他们即将用一生开掘的财富。在晨光中眺望未知的岁月,想像应有的心跳,亦是一种幸福。

  那么,倘若一生的记忆是可以移植的呢?倘若把老人的幸福送给孩子,让他们毋须经风雨就能知晓山是如何站成一种尊严,水是怎样淌成一种智慧;让他们毋须见霜雪就明了是与非、善与恶、欢乐与艰辛、美丽与苦难自成怎样一种天壤之别,那幸福还能称其为幸福吗?

  山说:不,不用你自己的脚掌试一试,你不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尊严,尊严亦可以是跌倒跌伤后继续屹立,不自己试一试,会洞悉到如此深刻吗?水说:不,不用你自己的手试一试,你不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智慧,智慧亦可以是若拙若钝的,不亲身看一看,会理解得如此理性吗?

更多精彩文章

  • 我想悄悄对你说……(诗歌)_作文100字
  •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_作文550字
  • 我爱四季_作文250字
  • 鹞子!鹞子!_作文400字
  • 在战场上的我_作文100字
  • 梅花香自苦寒来_作文650字
  • 我家有三只虫_作文250字
  • 春游游乐园_作文800字
  • 美丽的仓颉园_作文700字
  • 畅游馒头山_作文550字
  • 小学生作文选:我最喜欢的人
  • 我的家乡之春夏秋冬
  •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 一次成功的滋味
  • 关于创新作文的几点思考之一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