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专题复习----阅读理解题型

来源:教案辅导发布时间:2013-04-21

主要内容:中考数学阅读理解题型探讨与分析  
  【一】授课内容整体分析: 
  1、意义:中考数学的阅读理解题能较好地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与日常生活体验,同时又能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后的抽象概括能力、建模能力,决策判断能力,因而一直是近年来乃至今后全国各地中考命题的热点。这类题贴近实际,可以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对促进中学数学教学改革,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专题着重解决学生对新概念、术语的理解能力较差,缺乏联系生活经验的意识,对问题的探究能力较弱等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激情,实现敢于拿下这类题的分数。 
  2、分类:初中数学阅读理解题大致可分四类:纯文型(全部用文字展示条件和问题----专题训练:P6NO:9)、图文型(用文字和图形结合展示条件和问题----P6NO:8)、表文型(用文字和表格结合展示条件和问题----P7NO:12)、改错型(条件、问题、解题过程都已展示,但解题过程可能要改正----P5NO:5)。 
  3、步骤:无论哪种类型,其解题步骤一般都可分为以下几步: 
   1)快速阅读,把握大意 
  在阅读时不仅要特别留心短文中的事件情景、具体数据、关键语句等细节,还要注意问题的提出方式。据此估计是我们平常练习时的哪种类型,会涉及到哪些知识,一般是如何解决的,在头脑中建立初步印象。 
  2)仔细阅读,提炼信息 
  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各个关键数据,还要注意各数据的内在联系、标明单位,特别是一些特殊条件(如附加公式),以简明的方式列出各量的关系,提炼信息,读“薄”题目,同时还要能回到原题中去。 
  3)总结信息,建立数模 
  根据前面提炼的信息分析,通过文中关键词、句的提示作用,选用恰当的数学模型,例如由“大于、超过、不足……”等联想到建立不等式,由“恰好……,等于……”联想到建立方程,由“求哪种方案更经济……”联想到运用分类讨论方法解决问题,由“求出……和……的函数关系式或求最大值(最小值)”联想到建立函数关系,将题中的各种已知量用数学符号准确地反映出其内在联系。 
  4)解决数模,回顾检查 
  在建立好数学模型后,不要急于解决问题,而应回过头来重新审题,一是看看哪些数据、关系还没有用上,用得是否准确,要充分挖掘题中的条件并发挥它们的作用;二是关键词句的理解是否准确、到位;三是判断所列关系式是否符合生活经验;四是在解题过程中要善于反思,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更多精彩文章

    • 2005年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教学反思
    • 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 2005年中考试题特点
    • 数学期中考试后的反思
    • 初二期中考试情况分析
    • 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数学试卷分析
    • 如何解答典型习题/中考应试中考应试技巧和策略
    • 期中考试给我敲响了警钟
    • 中考数学如何突破110分?
    • 数学期中考试反思
    • 当学生在问题面前卡壳时
    • 《在欢乐的节日里》课后反思
    • 《小数点位置移动》的教学反思
    • 一年级数学“加倍与一半”教学反思
    • 二次函数复习课案例及反思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