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活而不乱

来源:乐学堂发布时间:2015-01-26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特别强调尊重儿童,提倡孩子思维的独特性,了解孩子行为的年龄特点。老师们真正的蹲下身子来倾听儿童,一改往日统一规划的老做法,赞扬个性化,还给孩子们一个丰富多采的童年。这些孩子不再是关在笼中的金丝雀,他们在自由的蓝天下放声歌唱。于是课堂上出现了与以往决然不同的情景:孩子们再也不规规矩矩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两手平放了,井然有序的发言顺序变成了迫不及待的抢答,安静的教室里人声鼎沸……这样热闹的场面,有的听课者大加赞许:孩子们有了自己的思想,回复了最本色的一面,再也不是老师们的牵线木偶了,课堂活了起来;有的听课者直摇头:讨论时老是跑题,大多数人只急于表达自己而不愿意倾听,没有秩序的课堂就是乱课堂。到底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活的课堂,怎样的课堂才是乱的课堂呢?
??
  专家指出:"评价课堂教学乱不乱,要看学生的注意力,如果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形散神不散,这样的课堂教学就不叫乱,如果学生没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形散神又散,这样的课堂教学就叫乱。"我认为活课堂应该是指学生思维形式学习方式上的活。而乱课堂大多都乱在教师对课堂秩序没有产生新的规范。在一个没有秩序的课堂上,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个性,看到了孩子们思维的发展。在一个秩序良好的课堂上,通过优秀的课堂设计,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孩子们思维的独特性和学法的多样性。思维的发展和井然的秩序并不是一组矛盾,他们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在一个没有秩序的课堂上,我们还看到了孩子们不顾他人的表达自己,在混乱中多条信息同时到来,有的孩子不知道该先听取哪一些信息而放弃了学习。而在一个有秩序的课堂上,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孩子们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尊重,注意力明显集中,学习有较强的目标性。我想一个形式上有秩序而内容上突显个性追求思维发展的课堂才是我们想要的真正的课堂。
??
  因此,要让课堂活而不乱,教师不仅要设计出真正可以让学生思维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案,更要与学生讨论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在课堂上发言要举手按序发言,即使有不同的意见也要等到别人说完了再说,不在课堂上说与课堂无关的话题等等。相信在这样的秩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会少一些自以为是,多一些尊重;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实实在在的知识;少一些毛病,多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更多精彩文章

    • 充满阳光的数学课堂
    • 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体会与反思
    • 《数学广角》课堂实录与反思
    • 《角的初步认识》课堂实录与反思
    • 寻找有效的课堂交流——《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 反思课堂提问
    • 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乐学”(小学)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六法
    •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
    • 对初中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中若干问题的反思
    • 《在欢乐的节日里》课后反思
    • 当学生在问题面前卡壳时
    • 二次函数复习课案例及反思
    • 《小数点位置移动》的教学反思
    • 一年级数学“加倍与一半”教学反思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