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趣为先,提倡无为而教──《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谈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4-25

《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根据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20世纪末,我国科学家在辽西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为人们想象恐龙飞向蓝天、变化为鸟类的演化过程提供了证据。文章既揭示了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学之门,唤起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课文以“飞向蓝天的恐龙”为题,破除了人们头脑中对恐龙的固有印象,颇具吸引力。文章开篇即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将笨重、迟钝的恐龙与轻巧灵活的鸟类──这两种在人们印象中似乎毫不相干的动物展现在读者面前,告诉我们: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接着介绍了这一科学发现的大致过程。课文的第 3、4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第3自然段循着读者的阅读思路,以“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这一设问,十分自然地引出下文,将我们的视线引向中生代,在我们眼前再现了恐龙变成鸟类的演化过程。这一过程以时间为序,先讲了两亿三千万年前第一种恐龙的大小、形态、行走方式;接着介绍了经过数千万年之后,它的后代繁衍变化、形态各异的情况;由于它们的体态、体表、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变化,最终使一支猎食性恐龙变成了天之骄子,飞向了蓝天。课文最后表达了科学家们的美好心愿:希望找到更多的、更充分的证据,重现恐龙飞向蓝天这一历史进程。教学本课,要引导学生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变过程,体会科学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执着与艰辛,引导学生揣摩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

  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目标要求,我们再来看我们苏老师在本次校本行动研究中的教学,从备课、第一次说课、第二次说课、第一次模拟课堂、第二次模拟课堂,一直到最后的课堂实践,我认为苏老师注重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但是却有点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是说教师准备的资料过多,用这写资料限制了学生的眼界和思维,另外课堂上教师本人的思考和讲述过多,限制了学生的想法和观点,牵制了学生的思维方向。而我们的课堂应该提倡无为而教。也就是说,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表达空间,引导学生自己围绕语言文字去反复地、深入的体会领悟文字内涵,避免生硬、孤立的讲解。

  当然,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必须注重教学的情趣性和整体性,即使是科普文章,也要教得有情有趣。在教枯燥的科普文章时也应该挖掘文章的情感因素和趣味因子,让学生始终享受到学习科普文章的乐趣。在苏老师的教学中,老师补充了大量的影像资料,这些资料本应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又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可惜的是,我们苏老师准备的资料和本课的具体内容不太吻合,再加上播放时效果很差,虽然当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却没有起到最好的作用。尤其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恐龙的庞大家族”那段录象,虽然录象展示了很多恐龙以及恐龙的活动,但是这些恐龙和书本上描述的各种各样的恐龙相去甚远。由此看来,我们准备的资料一定要合适,否则不但不能帮助教学,反而会成为教学的累赘。

  另外,教学中还必须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注重语言实践。科普说明文的语言有很强的逻辑性,段与段、句与句之间联系紧密,这种联系不只是表现在内容上,还表现在语言的形式上。如“则”把两个分句联系在一起,再如第四段的三层意思,先说第一中恐龙,再用“数千万年后”引出恐龙家族,再用“其中”引出一些猎食性恐龙。这里可以很好的训练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抽象性。排列演变的过程正是为了让学生迅速地把重要信息抽取出来,建立演变过程的框架,分清叙述的层次,从而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苏老师在教学中也注意了这一点,但仅仅利用两个表达不同的句子进行对比,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千方百计地创设大量的教学情景,让学生运用习得的说明方法练习说明事物。我们可以利用图片或影象让学生说说庞大的恐龙家族和恐龙演变成鸟儿的过程等。通过语言实践,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活用说明方法,进行内化语言,迁移方法。这样的教学,使得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这两只翅膀同时翱翔在科学的天空。

  总之,通过本次教学行动的研究,使我们更进一步地认识到,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是为了将来我们不用教学生就能独立学习获取知识。因此,在我们教学之前,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要有清醒的认识,你想教会孩子什么?为什么?实际上又教了什么?我们既要在教前有准备,又要在教中有思考,教后有总结。那么,我想,在下一次的研究中我们是不是可以来研究一下怎样做到无为而教呢?

    更多精彩文章

    •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杂谈
    •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案例
    • 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上册《飞向蓝天的恐龙》练习题
    • 飞向蓝天的恐龙
    • 飞向蓝天的恐龙导学案
    • 飞向蓝天的恐龙练习题
    • 《飞向蓝天的恐龙》快乐练习:同步训练
    •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
    • 31 飞向蓝天的恐龙导学案
    • 《飞向月球》练习设计
    • 《和时间赛跑》(第一课时)
    • 《西湖的“绿”》教学设计
    •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
    •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杂谈
    • 《江南春》与《春日偶成》教学思考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