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来源:好学堂发布时间:2014-07-28
七年级数学试卷是一份知识覆盖面广、基础性和创造性都强的试卷。它集检测反馈与训练提高于一体,对实践新课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基本情况
(一)考生答卷基本情况
本次考试,根据抽样卷统计,得分情况是:人平分79.8分;及格率94%;优秀率38%;多数得分在70分-85分之间,各试题的得分情况如下表:
题号12345678910得分率98%98%98%86%70%41%88%98%60%76%题号11121314151617(1)17(2)18(1)18(2)得分率82%100%62%85%50%95%96%80%96%84%题号19(1)19(2)2021222324252627得分率98%94%89%96%61%52%86%81%42%62%
(二)知识分布
第二章 有理数(14分):其中 填空题第1、2、3题,共4分;选择题第13、8题,共2分;计算或化简第17(1)、(2)题,共8分。
第三章 用字母表示数(19分):其中填空题第4、5、6题,共5分;计算或化简:第17(3)、(4)题,共8分;解答题:第26题,共6分。
第四章 一元一次方程(19分):选择题第1题,共2分;简答题第19(1)、(2)题,第24题,共17分。
第五章 走进图形世界(14分):选择题第12题,共2分;简答题第21、25题,共12分。
第六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34分):填空题第7、8、9、10题,共6分;选择题第14、15、16题,共6分;解答题第20、22、23、27题共22分。
二、试卷特点
1、公正性和导向性并举。
试卷中第17题选自课本71页第8题(1)、(2),试卷中第18题选自课本108页第6题(5),试卷中第20题选自课本199页第3题,试卷中第21题选自课本169页“试一试”第3题改编;试卷中第22题选自课本212第11题改编。以上各题共占37分。这样考查,体现了考试的公正性和导向性。
2、基础性与创新性兼顾。
前面填空题和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双基”的掌握,难度不大,这体现了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解答题第17、18、19小题,是计算,主要考查学生对运算的掌握,因为准确迅速的计算是数学学科的基石。解答题第24、26小题都是与现实生活有关的题目,这充分体现了“人人要学有用的数学,数学问题是源于现实生活”的理念。填空题第9小题是用地理知识结合数学知识考查学生对数学理解的能力。这就体现了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使人有一种耳目一新之感。全套试卷易中有难,充分达到了通过考试来评价的目的。
三、考生答题错误分析
1、对基础知识(主要是计算)的运用不够熟练。
2、学生审题不清导致出错。
3、某些思考和推理过程,过程过于简单,书写不够严谨。
4、对于知识的迁移不能正确把握,也就是不能正确使用所学的知识。
四、考试后的一点思考
通过这次考试,重视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优良传统要发扬,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落实“双基”和培养“三个能力”,使学生普遍具有较扎实的基本功。素质教育是重基础的教育,越是科技突飞猛进,越是要重视基础,基础中所体现的思想具有根本的重要性,从中学会的方法和思想使人的能力具有迁移性。人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离不开过硬的基础知识。在教学中应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同学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每个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让学生“有所收获”。
本次期末调研考试数学试题是“稳中求活”。新课标中新的教育理念有充分的体现,本次考试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概念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确实是一份好试卷。
一、基本情况
(一)考生答卷基本情况
本次考试,根据抽样卷统计,得分情况是:人平分79.8分;及格率94%;优秀率38%;多数得分在70分-85分之间,各试题的得分情况如下表:
题号12345678910得分率98%98%98%86%70%41%88%98%60%76%题号11121314151617(1)17(2)18(1)18(2)得分率82%100%62%85%50%95%96%80%96%84%题号19(1)19(2)2021222324252627得分率98%94%89%96%61%52%86%81%42%62%
(二)知识分布
第二章 有理数(14分):其中 填空题第1、2、3题,共4分;选择题第13、8题,共2分;计算或化简第17(1)、(2)题,共8分。
第三章 用字母表示数(19分):其中填空题第4、5、6题,共5分;计算或化简:第17(3)、(4)题,共8分;解答题:第26题,共6分。
第四章 一元一次方程(19分):选择题第1题,共2分;简答题第19(1)、(2)题,第24题,共17分。
第五章 走进图形世界(14分):选择题第12题,共2分;简答题第21、25题,共12分。
第六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34分):填空题第7、8、9、10题,共6分;选择题第14、15、16题,共6分;解答题第20、22、23、27题共22分。
二、试卷特点
1、公正性和导向性并举。
试卷中第17题选自课本71页第8题(1)、(2),试卷中第18题选自课本108页第6题(5),试卷中第20题选自课本199页第3题,试卷中第21题选自课本169页“试一试”第3题改编;试卷中第22题选自课本212第11题改编。以上各题共占37分。这样考查,体现了考试的公正性和导向性。
2、基础性与创新性兼顾。
前面填空题和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双基”的掌握,难度不大,这体现了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解答题第17、18、19小题,是计算,主要考查学生对运算的掌握,因为准确迅速的计算是数学学科的基石。解答题第24、26小题都是与现实生活有关的题目,这充分体现了“人人要学有用的数学,数学问题是源于现实生活”的理念。填空题第9小题是用地理知识结合数学知识考查学生对数学理解的能力。这就体现了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使人有一种耳目一新之感。全套试卷易中有难,充分达到了通过考试来评价的目的。
三、考生答题错误分析
1、对基础知识(主要是计算)的运用不够熟练。
2、学生审题不清导致出错。
3、某些思考和推理过程,过程过于简单,书写不够严谨。
4、对于知识的迁移不能正确把握,也就是不能正确使用所学的知识。
四、考试后的一点思考
通过这次考试,重视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优良传统要发扬,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落实“双基”和培养“三个能力”,使学生普遍具有较扎实的基本功。素质教育是重基础的教育,越是科技突飞猛进,越是要重视基础,基础中所体现的思想具有根本的重要性,从中学会的方法和思想使人的能力具有迁移性。人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离不开过硬的基础知识。在教学中应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同学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每个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让学生“有所收获”。
本次期末调研考试数学试题是“稳中求活”。新课标中新的教育理念有充分的体现,本次考试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概念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确实是一份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