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己寻找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4-05-23
使其乐于继续学习
本周教学的《约数和倍数》《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学《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时,用谈话导入。
老师:同学们,请大家说说,我们学习过哪些除法算式?(有整数除法和小数除法)计算的结果有哪几种情况?(两种:一种是除不尽,另一种是能除尽)你们能列举出几个吗?
学生:15÷3=5 6÷5=1.2 23÷7=3….2(除不尽)
24÷2=12 3.6÷0.4=9
0÷5=0 7.2÷9=0.8
(除尽)
学生的学习材料是通过师生平等对话,引导学生回忆,学生自己寻找的,而不是教师或书本给定的材料,他们来源于学生自己。这样教学,可以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积极状态,同时也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乐于继续学习下去,而无须教师强迫……
教学伊始,我就紧扣新知识的生长点,并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用实例让学生观察;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并唤起学生回忆,进一步明确整除的概念及整除和除尽之间的从属关系、联系与区别,为新课学习做好充分的铺垫。
本周教学的《约数和倍数》《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学《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时,用谈话导入。
老师:同学们,请大家说说,我们学习过哪些除法算式?(有整数除法和小数除法)计算的结果有哪几种情况?(两种:一种是除不尽,另一种是能除尽)你们能列举出几个吗?
学生:15÷3=5 6÷5=1.2 23÷7=3….2(除不尽)
24÷2=12 3.6÷0.4=9
0÷5=0 7.2÷9=0.8
(除尽)
学生的学习材料是通过师生平等对话,引导学生回忆,学生自己寻找的,而不是教师或书本给定的材料,他们来源于学生自己。这样教学,可以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积极状态,同时也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乐于继续学习下去,而无须教师强迫……
教学伊始,我就紧扣新知识的生长点,并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用实例让学生观察;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并唤起学生回忆,进一步明确整除的概念及整除和除尽之间的从属关系、联系与区别,为新课学习做好充分的铺垫。